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姿势与体位,站立时保持腰部挺直等,坐姿选有靠背椅子等,卧位选软硬适中床垫并注意姿势,运动锻炼可选游泳等适宜运动及进行腰背肌锻炼且在疼痛缓解期适度运动,腰部保护要避免腰部受伤,搬运重物时蹲下用腿部力量站起等,避免腰部突然扭转,病情监测要观察症状变化和腰部活动度,出现腰部疼痛剧烈等严重情况时及时就医。
一、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一)姿势与体位
1.站立:保持腰部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伸直,使身体重心线经过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前方,减轻腰椎负担。长时间站立时可交替将一只脚放在低矮的台上,缓解腰部肌肉疲劳,对于男性和女性并无特殊差异,但女性穿高跟鞋时可能改变身体重心,需格外注意调整姿势。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站立时间都不宜过长。
2.坐姿:选择有靠背的椅子,使腰部靠紧椅背,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保持脊柱正直,避免弯腰驼背或瘫坐。儿童在学习时应使用符合身高的桌椅,保持正确坐姿,预防腰椎问题;老年人坐姿也需注意,可在腰部放置小靠垫支撑腰部。
3.卧位:睡眠时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仰卧位时可在膝关节下方垫一个薄枕,使膝关节微屈,放松腰部肌肉;侧卧位时应使脊柱保持平直,两腿微微屈曲。不同年龄人群的卧位要求类似,但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问题更需注意床垫硬度和卧位姿势对腰椎的影响。
(二)运动锻炼
1.适宜运动:游泳是非常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运动,如蛙泳,游泳时水的浮力可减轻身体重量对腰椎的压力,同时锻炼腰背肌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选择适合的亲子游泳或简单的水中活动,老年人可选择慢泳等;男性和女性均可参与游泳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
2.腰背肌锻炼:五点支撑法是常用的腰背肌锻炼方法,具体为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小飞燕动作也是不错的选择,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每次保持一段时间后放松。但运动锻炼需在疼痛缓解期进行,且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二、腰部保护方面
(一)避免腰部受伤
1.搬运重物:搬重物时应蹲下,用腿部力量站起,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搬重物。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搬运重物时都要遵循此原则,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较差,更要避免搬运过重物品,防止腰部受伤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或加重病情。
2.避免腰部突然扭转:在日常生活中,如转身取物等动作要缓慢,避免腰部突然扭转,减少对腰椎间盘的不良应力。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日常活动时都需注意这一点,例如儿童在玩耍时要避免剧烈的腰部扭转动作,老年人在起身、转身时动作应轻柔。
三、病情监测与就医方面
(一)病情监测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腰部疼痛程度、下肢麻木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如果疼痛加重、下肢麻木范围扩大或出现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恶化,需及时采取措施。不同年龄人群对症状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肢体动作异常等表现,老年人可能因反应相对迟钝需要家属更密切观察。
2.腰部活动度监测:定期监测腰部的活动范围,若发现腰部活动受限进行性加重,也要引起重视。
(二)及时就医
当出现腰部疼痛剧烈、下肢肌力明显下降、行走困难等情况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例如,当成年男性或女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出现上述严重症状时,需尽快就医,老年人出现类似情况更要及时处理,因为老年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