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干枯毛躁脱发的原因多样,营养方面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洗护不当包括频繁烫染和使用不合适洗发水;环境因素涉及紫外线照射和干燥气候;疾病因素有甲状腺疾病、脂溢性皮炎;内分泌因素包含雄激素性脱发、产后脱发;精神因素是长期精神压力大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相关问题。
一、头发干枯毛躁脱发的原因
(一)营养因素
蛋白质缺乏: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若机体长期缺乏蛋白质,如长期素食且未合理补充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头发会变得干枯、脆弱易断,进而引发脱发。因为角蛋白的合成需要充足的蛋白质作为原料,缺乏时头发的正常生长无法维持。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族对头发健康至关重要,例如维生素B7(生物素)参与头发角蛋白的合成,缺乏时会导致头发干枯、脆弱易脱发;维生素A缺乏会影响头皮的正常代谢,使头发失去光泽且易干枯。像长期挑食、节食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的情况,从而影响头发状态。
矿物质缺乏:铁元素缺乏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毛囊营养供应不足,引起头发干枯、脱发。例如女性月经过多、素食者等人群易出现铁缺乏。锌元素缺乏也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周期,导致头发干枯毛躁并脱发,一些患有胃肠道疾病影响矿物质吸收的人群容易出现锌缺乏。
(二)洗护不当
频繁烫染:烫发剂、染发剂中的化学药剂会破坏头发的角质蛋白结构,使头发失去水分和油脂,变得干枯毛躁。频繁烫染还会损伤毛囊,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长期下来脱发问题会愈发严重。尤其是经常去美发店进行频繁烫染操作的人群,头发受到的损伤更大。
使用不合适的洗发水: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比如油性发质却使用了滋润型过度的洗发水,会导致头发清洁不彻底,毛囊堵塞,影响头发健康生长,出现干枯毛躁和脱发;而干性发质使用了清洁力过强的洗发水,会进一步破坏头发的油脂保护膜,使头发更加干枯。
(三)环境因素
紫外线照射: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破坏头发中的角蛋白,使头发变得干燥、易断裂。例如在海边度假、长期户外工作等人群,头发受到紫外线损伤的几率较高,容易出现干枯毛躁和脱发情况。
干燥气候:在干燥的环境中,空气湿度低,头发容易失去水分,导致干枯毛躁。像冬季室内供暖环境下,空气湿度往往较低,长期处于这样环境中的人群头发问题较为常见。
(四)疾病因素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头发生长周期,导致头发干枯、稀疏、脱发。患者通常还会伴有疲劳、畏寒等其他症状。
脂溢性皮炎:头皮部位发生脂溢性皮炎时,头皮油脂分泌异常增多,会堵塞毛囊,同时炎症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表现为头发油腻、干枯毛躁、脱发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头皮瘙痒、红斑等表现。
(五)内分泌因素
雄激素性脱发:常见于男性,由于体内雄激素水平异常,导致毛囊缩小,头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脱落。女性也可能出现雄激素性脱发,但程度相对较轻,表现为头发稀疏。这种情况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产后脱发:女性在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雌激素水平下降,头发的生长周期发生改变,进入休止期的头发比例增加,从而出现大量脱发,同时头发可能变得干枯毛躁。一般在产后6-9个月会逐渐恢复,但如果产后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可能会加重脱发问题。
(六)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压力大:当人体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时,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头发的生长周期,使头发干枯毛躁并脱发。例如高考备考学生、长期面临工作压力的人群等,都可能因为精神压力大而出现头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