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会引发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和压痛等表现。疼痛部位具特异性,活动时加重;局部有不同程度肿胀且影响功能;关节活动范围因疼痛肿胀减小;按压肌腱炎部位有明显且精准压痛,各表现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程度与活动相关性: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在活动受累肌腱时疼痛往往会加重。比如,网球运动员的肱骨外上髁肌腱炎(网球肘),在握拍、屈伸肘关节等活动时,由于牵动了发炎的肌腱,疼痛会明显加剧。休息时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一般不会完全消失。年龄因素可能会影响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的感知相对不那么敏感,但疾病本身对肌腱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严重。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从事的活动不同,可能导致不同部位肌腱炎的发生率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从事重复性、过度使用某组肌腱的活动,如打字员长期过度使用手部肌腱,会使肌腱炎疼痛更易发生且程度加重。有肌腱炎病史的人群,再次活动相关肌腱时疼痛复发的可能性更高,且疼痛可能较初次发作时更剧烈。
肿胀
局部表现:肌腱炎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使得液体渗出积聚在肌腱周围组织。例如,跟腱炎时,跟腱部位可见肿胀,皮肤外观可能略显红肿,用手触摸可感觉到局部组织增厚、饱满。肿胀的范围与肌腱炎的严重程度相关,炎症越重,肿胀范围可能越广。
对功能的影响:肿胀会影响肌腱的正常滑动和关节的活动。以膝关节周围肌腱炎为例,肿胀会限制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因为肿胀的组织占据了原本肌腱滑动和关节运动的空间。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生肌腱炎时,肿胀可能会影响其肢体的正常发育和运动功能,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腱等组织相对娇嫩,肿胀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干扰更需要重视。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激素变化和体重增加等因素,发生肌腱炎时肿胀可能更明显,且需要特别注意休息和适当的康复措施来减轻肿胀和恢复肌腱功能。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肌腱炎时肿胀消退可能较慢,因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需要通过适当的康复锻炼来促进肿胀消退和肌腱修复。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范围改变:由于疼痛和肿胀,肌腱炎患者相应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减小。比如,屈肌腱炎会影响手指的屈伸活动,使手指不能完全弯曲或伸展到正常范围。不同关节的活动受限程度因肌腱受累情况而异,肩关节肌腱炎可导致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等活动范围减小。年龄较大的人群关节本身的灵活性就相对较差,发生肌腱炎时活动受限可能更明显,康复训练需要更循序渐进。男性从事体力劳动较多,若发生手部肌腱炎,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活动功能。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的人,肌腱的柔韧性和力量本就较弱,发生肌腱炎后活动受限情况会更突出,需要加强康复锻炼来改善。有既往关节疾病史的人,发生肌腱炎时活动受限可能叠加原有疾病的影响,康复难度相对更大。
压痛
定位准确性:在肌腱炎部位按压时会有明显的压痛,且压痛位置较为精确,可作为定位肌腱炎的重要体征。例如,肱骨外上髁肌腱炎时,在肱骨外上髁处按压会有剧烈压痛,这是因为发炎的肌腱受到按压刺激。压痛的程度与肌腱炎的炎症程度成正比,炎症越重,压痛越明显。儿童的肌腱相对敏感,发生肌腱炎时压痛可能更突出,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来发现。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的敏感性可能会有变化,对肌腱炎压痛的感知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肌腱炎本身的诊断,而是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从事精细手部活动的人群,如钢琴家,手部肌腱炎时压痛可能会影响其演奏功能,需要格外关注手部肌腱的保护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