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如握手、共用毛巾等)或接触患者污染物品感染,也可由自身手足癣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蔓延所致,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风险较高,因儿童免疫弱皮肤娇嫩、老年人机能下降等、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免疫及血液循环受影响、免疫低下者抵抗力差。
与患者直接接触:灰指甲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疾病,当健康人与灰指甲患者直接接触时,比如握手、共用毛巾等,真菌有可能从患者的病甲传染到健康人的指甲上。皮肤癣菌具有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皮肤有破损等情况下,更易发生传染。例如,在一些公共浴室、健身房等场所,多人共用公共物品,如果有传染源存在,就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接触患者污染的物品:接触被灰指甲患者污染的物品,像患者使用过的指甲刀、拖鞋等,也可能感染真菌。真菌在外界环境中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当健康人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真菌可能会附着在健康人的指甲上,若指甲有微小破损,真菌就可能侵入并引发感染。比如,在家庭环境中,如果家庭成员患有灰指甲,而没有将个人物品分开使用,就容易造成真菌传播。
自身其他部位真菌蔓延感染
手足癣蔓延:如果自身患有手足癣,而没有及时治疗,真菌可能会蔓延到指甲引起灰指甲。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手足部位皮肤引起的,当真菌从手足部位的皮肤蔓延到指甲周围或指甲下时,就可能导致灰指甲的发生。例如,足部患有足癣的人,真菌可能会逐渐侵犯到脚趾甲,引起指甲变色、增厚等灰指甲的典型症状。这是因为手足部位皮肤与指甲部位比较接近,真菌容易从一处传播到另一处。
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扩散:身体其他部位存在真菌感染,如体癣等,真菌也有可能通过搔抓等行为传播到指甲部位。比如,搔抓患有体癣的部位后,手上沾染了真菌,再去接触指甲,就可能将真菌带到指甲上,从而引发灰指甲。这种情况在一些经常搔抓身体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处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特殊人群的感染风险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皮肤也比较娇嫩,在接触到灰指甲患者或被污染的物品时,更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而且儿童可能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比如喜欢在公共场合玩耍后不及时洗手等,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同时,儿童的指甲生长特点也可能使真菌更容易在指甲部位定植,一旦感染,可能会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指甲的生长和修复能力减弱,皮肤的屏障功能也有所降低。此外,老年人可能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真菌感染的情况,而且感染后不易恢复,灰指甲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同时,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他们更容易接触到真菌污染源,比如有些老年人喜欢在户外的公共区域活动,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感染真菌的几率增加。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血液循环,使皮肤和指甲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而且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一旦指甲感染真菌引发灰指甲,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且难以治愈。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如果出现灰指甲相关感染,由于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的问题,感染可能会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他们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对真菌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灰指甲。免疫功能低下者即使接触少量真菌也可能引发感染,而且感染后病情往往比较顽固,治疗难度较大。因为正常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抵御真菌的入侵和繁殖,而免疫功能低下者的免疫系统无法发挥正常的防御作用,使得真菌能够在指甲部位大量生长繁殖,导致灰指甲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