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硬度29.7kPa提示肝脏硬度明显升高已存严重纤维化或肝硬化等情况很危险,肝硬化应对措施包括一般治疗(依年龄性别调整生活方式、病因治疗)、并发症治疗(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及特殊人群(儿童、老年)注意事项,需及时就医综合治疗并长期随访监测病情。
一、肝脏硬度29.7的危险性
肝脏硬度值(LSM)是通过超声弹性成像等方法检测得到的,一般来说,肝脏硬度值29.7kPa提示肝脏硬度明显升高,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通常提示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等情况。因为正常肝脏硬度值一般在2.5-7.0kPa左右,当肝脏硬度值升高时,意味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明显,肝脏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肝脏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发生肝功能衰竭、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肝硬化的应对措施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肝硬化患者生活方式调整有所不同。对于年轻患者,要更加注重长期健康管理,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因为熬夜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和修复。老年患者则要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身体机能下降而导致意外情况。
性别因素:男性肝硬化患者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因为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较大,而女性在相同饮酒量下可能对酒精性肝损伤更敏感。
生活方式:患者需要绝对戒酒,酒精会进一步损伤肝细胞,加重肝硬化病情。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饮食上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但是如果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前兆时,要限制蛋白质摄入。
2.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因素:如果是乙肝肝硬化,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肝硬化进展;如果是丙肝肝硬化,则可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清除丙肝病毒。
酒精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硬化,必须严格戒酒,从根源上阻止对肝脏的进一步损伤。
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调节自身免疫反应。
(二)并发症治疗
1.腹水的治疗
对于少量腹水患者,可通过限制钠、水摄入来治疗,一般每日钠盐摄入限制在1-2g,水摄入限制在1000ml左右。对于中、大量腹水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联合呋塞米,但是要注意监测电解质,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还可以考虑腹腔穿刺放腹水,但是要注意速度和量,防止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2.肝性脑病的治疗
首先要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停止大量放腹水等。然后减少肠道内氨的产生和吸收,可使用乳果糖灌肠或口服,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等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同时要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可给予支链氨基酸制剂。
3.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立即采取措施止血,如使用生长抑素等药物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压力。同时要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如果出血严重,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或手术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肝硬化:儿童肝硬化较为罕见,多由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引起。儿童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同时要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因为儿童肝脏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药物更容易在体内蓄积造成肝损伤。
2.老年肝硬化:老年肝硬化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用药,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指标,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加强护理,防止发生压疮等并发症。
总之,肝硬化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并且要长期随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