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创前需评估受伤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及骨折情况如类型、移位、污染程度等,清创操作有消毒准备、清除污染物和修复组织,清创后要观察不同人群伤口及感染迹象,进行固定与康复指导,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和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一、清创前的评估
1.受伤情况评估
年龄因素:儿童髌骨骨折清创时需特别注意骨骼发育情况,儿童骨骼柔韧性好,清创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损伤影响后续生长发育。对于老年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评估受伤程度时要考虑其骨质量对骨折修复的影响。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影响清创前评估,但女性患者若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穿高跟鞋等可能影响下肢力线,在评估骨折对下肢力线的影响时需综合考虑。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患者可能存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会影响清创后的愈合,在清创前需了解患者吸烟史并评估其对伤口愈合的潜在影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髌骨骨折可能与高强度劳作导致的应力集中有关,清创前要考虑其工作性质对后续康复的影响。
病史: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会影响清创后的感染风险和愈合情况,清创前需严格评估血糖水平;有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要评估下肢血液循环状况,因为血液循环不良会影响清创效果和伤口愈合。
2.骨折情况评估
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明确髌骨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等。了解骨折端是否有污染、污染程度等,污染程度可分为轻度污染(少量浅表污染物)、中度污染(有较多污染物但未深入组织)、重度污染(污染物深入组织深层),不同污染程度决定后续清创的范围和方式。
二、清创的操作步骤
1.消毒准备
采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要足够,一般要超过伤口周围15cm以上。从伤口周围向中心环形消毒,儿童皮肤娇嫩,消毒时力度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老年患者皮肤松弛且可能有皱纹,消毒时要注意覆盖所有可能的污染区域。
2.清创操作
清除污染物:用无菌器械小心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等。对于骨折端的污染,要轻柔清理,避免进一步损伤骨折断端。儿童清创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生长板等结构,老年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牵拉肌肉影响骨折稳定。
修复组织:如果有肌腱、韧带等组织损伤,在清创同时可评估是否需要初步修复,但要以不加重污染为前提。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骨折端进行适当处理以利于后续固定等操作。
三、清创后的处理
1.伤口观察
不同人群观察重点:儿童清创后要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温度,因为儿童愈合能力强但也易出现局部血液循环异常;老年患者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延迟愈合迹象,因为老年患者愈合能力相对较弱。
感染迹象监测:定期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感染表现,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监测,因为其感染风险高,一旦出现感染要及时处理。
2.固定与康复指导
根据髌骨骨折情况进行适当固定,儿童固定要选择对生长影响小的固定方式,如可调节的外固定装置等;老年患者固定要考虑其骨质量,选择稳定的固定方法。
康复指导要考虑不同人群特点,儿童康复要注重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关节僵硬;老年患者康复要循序渐进,结合其身体状况制定康复计划,强调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固定松动等情况。
四、清创的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整个清创过程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二次感染。无论是儿童、老年还是其他人群,无菌操作都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儿童皮肤薄嫩更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累及深层组织,老年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相对弱,更需严格无菌。
2.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在清创时要准确识别周围的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儿童的神经血管相对较细,操作要精细;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血管硬化等情况,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影响患者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