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延长手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骨骼相关问题包括先天性骨骼发育畸形如肢体短缩畸形和骨缺损、创伤导致的骨缺损或短缩如严重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和创伤后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如慢性骨髓炎导致的骨缺损和感染后骨短缩、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如良性骨肿瘤切除后和恶性骨肿瘤切除后,不同情况有各自的病因机制和具体表现且均可能需骨延长手术来改善肢体功能等。

一、先天性骨骼发育畸形

1.肢体短缩畸形

病因及机制:多由胚胎发育过程中骨骼生长异常导致,例如先天性股骨短缩等情况,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不良环境等有关。从解剖结构上看,肢体骨骼长度较正常明显缩短,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和外观。

具体情况:患儿会出现患侧肢体明显短于健侧的情况,影响行走等基本活动能力,随着生长发育,这种差异可能会逐渐增大,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2.骨缺损

病因及机制:可能是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骨骼部分组织缺失,如外伤造成的长骨骨缺损。在儿童中,也可能与先天性骨发育异常相关,破坏了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具体情况:骨骼存在部分缺失区域,会影响骨骼的支撑和运动功能,导致肢体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受到严重影响,如骨缺损部位可能出现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

二、创伤导致的骨缺损或短缩

1.严重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病因及机制:多由严重的创伤性骨折引起,如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或出现感染等情况,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例如下肢的严重骨折后,骨折端没有正常愈合,出现成角、短缩或旋转畸形。

具体情况:骨折部位无法正常愈合,出现畸形,导致肢体长度不等、力线异常,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如行走时出现疼痛、步态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创伤后骨缺损

病因及机制:严重创伤导致骨骼大量缺失,如交通事故导致的长骨大面积骨缺损。创伤破坏了骨骼的结构,造成骨骼组织的丢失,影响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具体情况:骨骼存在较大面积的缺失区域,会严重影响肢体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短缩、功能障碍等问题,需要通过骨延长手术来恢复骨骼的长度和功能。

三、感染性骨缺损

1.慢性骨髓炎导致的骨缺损

病因及机制: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炎症破坏骨骼组织,导致骨缺损。细菌感染引起骨髓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使骨骼不断被破坏,出现骨质缺失。例如儿童时期患急性骨髓炎未得到彻底治疗,发展为慢性骨髓炎,进而造成骨缺损。

具体情况:患者局部有长期不愈的窦道,骨骼存在缺损,肢体可能出现短缩、畸形,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肢体的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通过骨延长手术来修复骨缺损,改善肢体功能。

2.感染后骨短缩

病因及机制:感染过程中骨骼的生长受到影响,导致骨短缩。感染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干扰了骨骼的正常生长代谢,使得骨骼生长迟缓或停止,从而出现骨短缩的情况。

具体情况:感染控制后发现骨短缩,影响肢体的平衡和运动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等问题,需要骨延长手术来恢复骨骼长度,改善肢体功能状态。

四、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1.良性骨肿瘤切除后

病因及机制:某些良性骨肿瘤如骨巨细胞瘤等,为了彻底切除肿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骨骼,导致骨缺损。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骨骼的缺失。

具体情况:患者骨骼存在缺损,可能出现肢体短缩、力线改变等情况,影响肢体的功能和外观,需要通过骨延长手术来恢复骨骼的长度和肢体的正常功能。

2.恶性骨肿瘤切除后

病因及机制: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等,为了根治肿瘤,往往需要广泛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包括部分骨骼,导致较大的骨缺损。这是肿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具体情况: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骨缺损,肢体短缩严重,严重影响肢体的功能和患者的生存质量,骨延长手术是恢复骨骼长度和功能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骨缺损
骨缺损是指各种因素导致正常的骨质缺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改正O型腿的方法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改正O型腿的方法一般包括积极运动、使用矫正鞋垫、进行手术等。 1.积极运动 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矫正运动,如内收膝运动、深蹲、前交叉腿伸展等,可以较好的改善O型腿。 2.使用矫正鞋垫 患者平时也可以使用矫正鞋垫或者定制的矫形鞋垫,为足部及腿部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有助于改善步态和脚部的错位情况。 3.
髋关节置换后骨盆倾斜可以矫正吗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髋关节置换后骨盆倾斜通常可以矫正。 如果患者术后骨盆倾斜程度较轻,此时可以通过使用拐杖或助行器等支撑物,帮助机体分担重量,减轻髋部负担,改善骨盆倾斜状态。但如果患者的倾斜程度比较严重,可以通过骨盆成形术、髂骨截骨延长术等手术进行矫正,能够促进骨盆倾斜的恢复,改善病情。 患者在平时需维持健康体重,避免
骨延长的症状有哪些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的症状有下肢不等长、跛行、皮肤红肿等。 1.下肢不等长 骨延长后,患者左腿和右腿的长度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其出现下肢不等长的情况。 2.跛行 骨延长造成患者双下肢之间的差距超过2厘米时,可能会影响正常走路,导致其出现跛行的症状。 3.皮肤红肿 患者进行骨延长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情况时,炎症因
骨延长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的就医指征是骨延长无效、双侧肢体不等长、继发感染等。 1.骨延长无效 患者结束骨延长治疗后,骨延长的部位无新的骨组织形成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原因。 2.双侧肢体不等长 骨延长导致患者双侧肢体不等长时,需要尽快到医院采取治疗措施,促使双侧肢体的长度恢复正常。 3.继发感染 骨延长部位出现
骨延长是什么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一般是指将骨质切开,保留软组织和血管,使用牵引装置将骨段牵拉,刺激骨组织,促使骨再生的一种操作方法。 骨延长适用于4岁至成年的任何年龄段。骨延长主要应用于骨髓炎或骨肿瘤等疾病。患者进行骨延长操作时,可能存在先天性骨短缩、跛行、步态异常等异常表现,伴有感染的情况时,可引发疼痛、皮温升高等不适症状
骨延长日常应注意什么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日常应注意减少负重、病情监测、加强个人卫生等。 1.减少负重 患者平时应该尽量减少负重,使用双拐或助行器行走,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负重过重,影响骨延长的效果。 2.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医嘱定期复诊,进行CT检查、磁共振检查,了解骨组织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3.加强个人卫生 患
骨延长该如何预防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预防骨延长的措施有避免外伤、遵医嘱用药、科学搭配饮食等。 1.避免外伤 男性平常应该注意出行安全,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骨组织出现损伤,预防骨延长。 2.遵医嘱用药 男性患病期间应当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忌擅自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避免损伤骨组织,以防进行骨延长操作。 3.科学搭配饮
骨延长是怎么回事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可能与外伤、感染、肿瘤等原因有关。 1.外伤 外伤造成患者的骨组织出现损伤,长骨无法维持正常的长度,造成骨组织结构异常时,需要进行骨延长,使得骨组织再生。 2.感染 患者发生骨组织感染的情况时,炎症因子可不断刺激骨组织,导致骨组织坏死,也会造成骨组织缩短,应该进行骨延长。 3.肿瘤 患者的骨骼
骨延长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是疾病的治疗措施,无诊断方法,但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查可以判断需要进行骨延长的患者。 一、体格检查 医生测量患者的双下肢或双上肢,发现两侧肢体不等长时,可以进行骨延长,有助于改善跛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以根据血液中
尺骨骨折手术的全过程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尺骨骨折手术一般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尺骨截骨术、尺骨延长术等,具体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手术进行分析。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在全麻下进行。医生将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来暴露出尺骨骨折的部位,然后将断裂的尺骨复位到正确的位置。然后,医生会使用内固定器将骨折断端固定在一起,以促进骨折的愈
骨延长和增高手术的区别
杨华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三级
骨延长手术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缓慢地对人体肢体进行牵拉,使人体变高,一般对人体损伤比较小,甚至是没有大的损伤。增高手术是在足底加一段骨头,或者在颅骨加一块骨头,从而使人体变高,从而使人体变高,但对身体损伤比较大,可能会破坏人体平衡。
什么是骨延长
杨华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三级
骨延长是把骨头变得更长,分为两种方法,第一是一种一次性延长手术,即把骨头揭开,中间加一段骨头,把骨头变长。第二种骨延长是用特质的机器把骨头揭开,然后通过两边缓慢牵拉使骨头逐渐地变长,属于一种骨再生。骨延长治疗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肢体不等长、下颌短小等疾病的治疗。
骨延长手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杨华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三级
骨延长手术主要是进行肢体的不等长或者肢体平衡的一种手术,常说的就是两小腿或者两个胳膊不一样长。骨延长是通过医学手段,变得慢慢的长起来,使两肢体达到一样长的目的,尤其适合于下肢不等长。下肢不等长造成人体的危害,一是造成关节的疾病、疼痛,还会造成身体的不平衡,容易摔倒、摔伤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