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有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表现,疼痛初期轻至中度活动后出现休息可缓解随病情进展加重不同部位有差异,年龄大、长期重体力劳动等易致疼痛,关节僵硬晨起或休息后活动明显随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不同,关节肿胀部位皮肤温度或正常略高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关节活动受限因多种原因致范围渐小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
具体表现: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初期疼痛多为轻至中度,一般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发生疼痛。不同部位的骨关节炎疼痛表现有所差异,例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常感到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腹股沟、臀部或大腿部位的疼痛。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退变等原因,更容易出现骨关节炎疼痛,且随着年龄增长,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年轻人如果有创伤等因素导致骨关节炎,也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不过相对老年人来说发病概率较低。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爬山、上下楼梯等活动的人群,关节磨损较多,骨关节炎疼痛出现的几率相对较高。例如经常爬山的人膝关节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引发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
病史影响:有既往关节创伤史、感染史等的人群,发生骨关节炎疼痛的风险增加。比如曾有膝关节骨折病史的人,日后发生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可能性比没有骨折史的人要高。
关节僵硬
具体表现:患者常感觉关节发僵,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开始活动时尤为明显,一般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活动后可逐渐缓解。例如手指骨关节炎患者早晨起床时会觉得手指僵硬,握拳不灵活,活动一会儿后症状减轻。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关节灵活性下降,关节僵硬的情况相对更常见,且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年轻人如果有关节炎问题,也可能出现关节僵硬,但一般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生活方式影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会加重关节僵硬的程度。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颈椎关节可能更容易出现僵硬。
病史影响:有过关节炎症反复发作病史的人,关节僵硬的情况可能更易出现且更难缓解。比如多次发作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发展为骨关节炎后关节僵硬问题会比较突出。
关节肿胀
具体表现:关节肿胀是骨关节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肿胀部位皮肤温度可能正常或略高,肿胀程度可轻可重。比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肿胀,外观上可见关节周围饱满。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关节退变导致关节滑膜等组织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关节肿胀。年轻人出现关节肿胀多与创伤等急性因素相关。
生活方式影响:过度使用关节,如长时间跑步、跳舞等,会增加关节肿胀的风险。例如经常进行高强度跑步锻炼的人,膝关节肿胀的可能性增大。
病史影响:有过关节损伤且未良好修复的人,发生关节肿胀的几率较高。比如膝关节曾有过严重扭伤但未正确治疗的人,日后患骨关节炎出现关节肿胀的概率增加。
关节活动受限
具体表现:由于疼痛、肿胀、关节结构改变等原因,患者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例如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下蹲困难、外展内收活动不灵活等;手指骨关节炎患者会出现手指屈伸活动受限,不能像正常时那样灵活地做各种动作。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关节功能本身有所下降,骨关节炎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相对更明显。年轻人如果出现严重的骨关节炎,也会出现明显的关节活动受限,但相对老年人发病较少见。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活动关节,会使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加重,进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进一步加重。例如长期卧床的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可能比经常活动的患者更严重。
病史影响:有过关节手术史且恢复不佳的人,关节活动受限的风险较高。比如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不理想的患者,可能存在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