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长伸肌腱断裂重建术用于修复拇长伸肌腱断裂,适用于创伤或慢性损伤导致的断裂,手术包括选择切口、处理肌腱、重建肌腱及固定缝合等步骤,术后有早期、中期、后期康复,还存在感染、肌腱再断裂、关节僵硬等风险,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保手术成功与患者术后良好功能恢复。
一、拇长伸肌腱断裂重建术的定义
拇长伸肌腱断裂重建术是一种用于修复拇长伸肌腱断裂的手术方法。拇长伸肌腱对于拇指的伸直等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当该肌腱发生断裂后,会影响拇指的正常活动,通过重建术来恢复肌腱的连续性和功能。
二、手术的适用情况
1.创伤导致的拇长伸肌腱断裂:比如手部受到直接的锐器切割伤、挤压伤等,造成拇长伸肌腱断裂,经评估后符合手术指征时可考虑进行重建术。常见于工作中手部接触危险工具、交通事故导致手部受伤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创伤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多因玩耍时的意外受伤,成人则可能与职业、日常活动中的意外相关。
2.慢性损伤导致的肌腱断裂:长期重复性的手部活动,如某些特殊职业需要频繁使用拇指进行特定动作,可导致拇长伸肌腱慢性损伤并断裂,此时也可能需要通过重建术来修复。
三、手术的大致步骤
1.切口选择:根据受伤部位和手术操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一般会选择在手部背侧相对隐蔽且便于操作的部位,以减少对外观和功能的影响。对于儿童患者,切口选择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手部的生长发育特点,尽量减小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和对未来生长的影响。
2.肌腱的寻找与处理:找到断裂的拇长伸肌腱断端,对断端进行清理,去除污染、坏死等组织,为肌腱的重新连接创造良好条件。
3.肌腱的重建:可采用自体肌腱移植、异体肌腱移植或人工肌腱等方式来重建拇长伸肌腱。如果是自体肌腱移植,通常会选取身体其他部位合适的肌腱,如足背的肌腱等,将其移植到拇长伸肌腱的部位进行缝合连接。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自体肌腱的选取和处理需考虑年龄差异对肌腱质量等的影响。
4.固定与缝合:将重建后的肌腱进行固定,确保其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进行缝合,使肌腱能够稳定地连接和愈合。
四、术后康复
1.早期康复(术后1-2周):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同时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指活动练习,如轻度的指间关节屈伸活动,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影响肌腱愈合。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需要在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进行,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以不引起患儿疼痛和不适为宜,主要目的是防止肌腱粘连和维持关节的活动度。
2.中期康复(术后2-6周):逐渐增加拇指的活动范围和强度,进行拇指的屈伸、对指等功能练习。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主动和被动的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肌腱的力量和拇指的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的康复进度可能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进行调整。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进一步加强拇指的力量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如进行捏物、抓握等练习,使拇指的功能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五、手术的风险与并发症
1.感染:任何手术都存在感染的风险,术后如果伤口护理不当等可能发生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肌腱愈合和手术效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抗感染措施。
2.肌腱再断裂:在康复过程中,如果过早或过度活动,可能导致重建的肌腱再断裂。这需要患者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不当活动。不同年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活动控制难度不同,儿童需要家长更加留意其活动情况。
3.关节僵硬:术后如果康复训练不及时或不当,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影响拇指的活动范围。需要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规范进行康复训练来预防和改善关节僵硬情况。
总之,拇长伸肌腱断裂重建术是治疗拇长伸肌腱断裂的重要手术方式,在手术前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术后良好的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