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腿肌肉酸痛可能由运动相关原因(肌肉疲劳、肌肉拉伤)、疾病相关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原因(营养缺乏、内分泌疾病中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不同原因有不同的成因和表现。
一、运动相关原因
1.肌肉疲劳
原因:长时间行走、跑步、登山等运动,会使左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堆积,从而导致肌肉酸痛。例如,进行1-2小时高强度徒步后,很多人会出现左腿肌肉酸痛情况,这是因为运动时肌肉代谢加快,乳酸生成速度超过了身体代谢乳酸的速度,乳酸在肌肉内积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酸痛。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后发生肌肉疲劳导致左腿酸痛的概率不同,一般来说,年轻人运动强度大时更易出现,而老年人运动相对温和则较少见;男性由于通常运动强度可能相对较大,也较易因运动疲劳出现左腿肌肉酸痛;生活方式上经常缺乏运动的人突然增加运动量,左腿肌肉更易因疲劳出现酸痛。
表现:酸痛多为双侧或单侧弥漫性酸痛,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再次运动可能又会加重。
2.肌肉拉伤
原因:运动中突然的剧烈收缩或过度拉伸,如跳远、打篮球急停变向时,左腿肌肉可能被拉伤。比如在篮球比赛中,球员快速变向时左腿肌肉受力不均易发生拉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年轻人运动较剧烈时更易出现,男性因运动参与度高相对更易发生;生活方式中运动前未充分热身的人发生肌肉拉伤风险更高;有旧伤的人群再次运动时若未注意保护,左腿肌肉拉伤概率增加。
表现:拉伤部位疼痛明显,可能伴有肿胀、淤血,严重时活动受限,能感觉到受伤部位有撕裂感等。
二、疾病相关原因
1.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因: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原因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支配左腿的神经,引起左腿肌肉酸痛。多见于中老年人,但现在年轻人由于长期久坐、弯腰工作等也较易患病。男性和女性患病概率无明显绝对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不动的人患病风险高;有腰椎既往损伤病史的人更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而出现左腿肌肉酸痛。
表现:除左腿肌肉酸痛外,常伴有腰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等,还可能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2.下肢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原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左腿肌肉供血不足引起酸痛。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与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因素相关,这些生活方式因素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患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风险更高,进而易出现左腿肌肉酸痛。
表现:早期可表现为下肢怕冷、麻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跛行,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出现疼痛。
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因: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滞缓、血管损伤等因素导致左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血液回流,引起肌肉酸痛。长期卧床、术后患者、妊娠女性等易发生,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生理变化可能更易出现血流滞缓而发病;有骨折、创伤等情况的人也易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出现左腿肌肉酸痛。
表现:左腿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行走时疼痛加重。
三、其他原因
1.营养缺乏
原因:缺乏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时,可能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左腿肌肉酸痛。例如,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原因易出现维生素D和钙缺乏;素食者若饮食中摄入不足,也易发生营养缺乏导致左腿肌肉酸痛。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因营养缺乏出现问题,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钙流失增加也较易缺乏钙等营养物质;生活方式中饮食不均衡的人患病风险高。
表现:除肌肉酸痛外,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等表现,如容易骨折等。
2.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原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减慢,肌肉功能异常,出现左腿肌肉酸痛。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与自身免疫、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进而出现左腿肌肉酸痛。
表现:除左腿肌肉酸痛外,还伴有乏力、畏寒、水肿、体重增加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