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扭伤后分急性期处理、恢复期康复训练、饮食辅助及就医情况。急性期要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恢复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训练;饮食要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补钙;出现剧烈疼痛、肿胀严重等立即就医,康复中异常也需就医。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膝盖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让受伤的膝盖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在扭伤发生后都需要减少膝盖的负重和活动,例如避免行走、上下楼梯等。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时应立即停止相关活动,防止伤势加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需要注意休息,以促进恢复。
2.冰敷: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块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以成年人为例,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在膝盖受伤部位;儿童冰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冰袋温度,避免冻伤皮肤。
3.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膝盖进行加压包扎,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效果。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包扎时都要关注包扎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包扎时更要轻柔。
4.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膝盖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可以用枕头等将膝盖垫高,儿童在抬高患肢时需要家长协助调整合适的体位。
二、恢复期康复训练
1.关节活动度训练
屈伸练习:在扭伤后的恢复期,可以开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练习。缓慢地弯曲膝盖,然后再伸直,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来说,逐渐增加屈伸的幅度;儿童由于骨骼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影响发育。
旋转练习: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膝关节的旋转练习,如坐在椅子上,缓慢地转动小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进行10-15次,每天3-4组。不同年龄人群都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旋转的力度和幅度。
2.肌力训练
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平躺或坐姿时,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每组10-15次,每天3-4组。成年人和青少年可以较容易地进行该训练;老年人进行训练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因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训练效果不佳或再次受伤。
腘绳肌训练:可以采用俯卧位,将小腿抬起的方式进行腘绳肌训练,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儿童进行腘绳肌训练时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陪伴下进行,确保动作正确。
3.平衡训练:随着恢复情况逐渐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左右腿交替进行。对于平衡感较差的人群,如老年人,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借助扶手等辅助工具,儿童进行平衡训练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三、饮食辅助
1.营养摄入:在膝盖扭伤恢复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绿叶蔬菜等,它们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利于减轻炎症和促进恢复。儿童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挑食;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下降,要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营养的食物。
2.补钙:如果是成年人或老年人膝盖扭伤,适当补钙也很重要,钙有助于骨骼和关节的健康。可以通过食用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来补充钙。儿童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本身对钙的需求量较大,膝盖扭伤后更要保证钙的充足摄入。
四、就医情况
1.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如果膝盖扭伤后出现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无法站立行走、膝盖畸形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例如,儿童膝盖扭伤后出现明显畸形,可能提示有骨折等严重问题,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X线等检查;老年人膝盖扭伤后无法站立,要考虑骨折或韧带严重损伤的可能,需尽快就医。
2.康复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突然加剧、肿胀持续不消退或反而加重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出现这些异常都可能意味着恢复过程中存在问题,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