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损伤加重会致肝细胞炎症坏死并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还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对胰腺、肾脏、免疫系统有不良影响,儿童、妊娠期、老年人脂肪肝需特别关注,儿童与饮食运动等有关要非药物干预,妊娠期罕见严重需密切监测,老年人与代谢等相关要综合管理。
肝细胞炎症坏死:脂肪肝时,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长期如此,会逐渐进展为肝纤维化,若进一步发展则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会使肝脏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影响肝脏的代谢、合成、解毒等诸多重要功能。例如,有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约15%-25%可进展为肝纤维化,约8%-29%可进展为肝硬化。
影响肝脏代谢功能: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脂肪肝会干扰肝脏对脂肪、糖类等物质的正常代谢。比如,肝脏对脂肪的代谢异常,会导致血脂异常,使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水平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在糖类代谢方面,可能会影响血糖的稳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有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非脂肪肝人群的2-3倍。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脂异常相关影响:脂肪肝常伴随血脂异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血脂异常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影响血液正常流动。例如,血液中过高的甘油三酯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当斑块破裂时,会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据统计,脂肪肝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
血压异常关联:脂肪肝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较高。这可能与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有关。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管收缩、钠水潴留等,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会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也会促使血压上升。
对其他器官的不良影响
对胰腺的影响:脂肪肝与胰腺炎可能存在关联。有研究发现,脂肪肝患者发生胰腺炎的风险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胰酶在肝脏内异常激活、氧化应激等有关。当胰腺内胰酶异常激活时,会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引发炎症反应。
对肾脏的影响:脂肪肝还可能影响肾脏功能。脂肪肝相关的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会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和滤过功能,增加慢性肾病的发生风险。另外,脂肪肝患者常伴随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脂肪肝会影响肝脏的免疫功能,使机体的免疫监视、免疫防御等功能下降。例如,肝脏内的免疫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同时,免疫系统的失衡还可能参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儿童脂肪肝:儿童脂肪肝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与儿童肥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如高糖、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儿童脂肪肝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长期的肝脏损伤还可能导致成年后出现更严重的肝脏疾病以及心血管等系统疾病。对于儿童脂肪肝,应注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增加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改善,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治疗。
妊娠期脂肪肝:妊娠期脂肪肝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妊娠期间的激素变化、代谢紊乱等有关。妊娠期脂肪肝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孕妇出现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也会危及胎儿的生命。对于妊娠期脂肪肝,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能需要终止妊娠来挽救孕妇生命。
老年人脂肪肝:老年人脂肪肝的发生与老年人的代谢功能减退、运动量减少、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较多等因素相关。老年人脂肪肝可能会加重其基础疾病的发展,因为肝脏功能的异常会进一步影响糖、脂等代谢,而基础疾病又会反过来影响肝脏的状况。老年人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更要注重综合管理,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的特点,选择相对温和、对机体影响较小的干预措施,如在饮食上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且营养均衡的原则,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