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涉及多方面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沉、PPD试验、结核杆菌核酸检测等;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CT、MRI等;心包穿刺及液检包含穿刺操作、液的外观、常规、生化检查及结核杆菌培养;心包活检是确诊金标准,不同年龄患者各项检查有不同特点及需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这与结核感染的免疫反应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常规结果会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感染反应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白细胞及分类变化。例如,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结核性心包炎时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仍可出现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的情况。
2.红细胞沉降率(ESR)
多数患者ESR增快,它是反映炎症活动的指标之一。ESR增快的机制与结核炎症导致的机体反应有关,炎症时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增多,使红细胞沉降加快。不同年龄人群的ESR正常参考值不同,一般来说,儿童的ESR相对成人稍快,如儿童ESR正常参考值(魏氏法)为0-20mm/h,成人则为0-15mm/h(魏氏法)等。所以在评估结核性心包炎患者时,需要结合年龄参考值来判断ESR增快的临床意义。
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PPD试验阳性提示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性心包炎,因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对于不同年龄人群,PPD试验的解读需谨慎。例如,儿童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PPD试验阳性的意义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如果是新近感染结核,PPD试验阳性反应可能更强烈,但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可能PPD试验无反应或反应较弱。此外,HIV感染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PPD试验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4.结核杆菌核酸检测(如PCR技术)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心包积液中的结核杆菌核酸,对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有一定特异性和敏感性。但该检查易受标本污染等因素影响,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应用需要注意标本采集的规范,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比如儿童患者采集心包积液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二、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可发现心影增大,呈烧瓶状,这是心包积液较多时的典型X线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心影增大的X线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胸廓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心影增大在X线上的表现与成人相比可能有一定不同,但总体可观察到心影形态的改变。同时,还可观察肺部情况,如有无肺结核等结核病灶的间接征象,因为结核性心包炎常合并肺结核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
2.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心包积液最简单、可靠的方法。可明确心包积液的量、分布情况等。能发现少量的心包积液,还可观察心包的厚度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操作和结果解读需考虑年龄因素。例如,婴幼儿胸腔较小,超声探查时需要更轻柔的操作,且心腔结构与成人有差异,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的评估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通过超声心动图还可评估心脏的舒张功能等情况,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3.CT检查
对于心包积液的显示比X线更敏感,能更清楚地显示心包增厚、积液的范围等。可以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少量心包积液及心包内的其他病变情况。在评估结核性心包炎患者时,CT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心包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不同年龄患者行CT检查时,要考虑辐射剂量的问题,儿童对辐射更敏感,需要在必要时谨慎选择,并采取适当的辐射防护措施。
4.MRI检查
对心包积液、心包增厚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还可进行心包血流的评估等。MRI检查在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中也有一定价值,尤其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评估。但儿童进行MRI检查时需要根据年龄和病情评估是否适合,因为婴幼儿可能需要镇静等特殊处理,且要考虑MRI检查的时长等因素对儿童配合度的要求。
三、心包穿刺及心包液检查
1.心包穿刺
对于疑似结核性心包炎且有心包积液的患者,心包穿刺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穿刺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损伤心脏等重要结构。不同年龄患者的心包穿刺操作难度和风险有所不同,儿童心包穿刺时要更加小心,因为儿童心包腔相对较小,穿刺定位需要更精准。
2.心包液检查
外观:心包液多为草黄色渗出液,少数可为血性。不同年龄患者的心包液外观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儿童结核性心包炎的心包液外观与成人可能无本质区别,但在分析时要结合儿童的整体病情判断。
常规检查:心包液白细胞计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这是结核性心包炎的特点之一,因为结核感染主要引起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不同年龄患者的心包液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生化检查:心包液葡萄糖含量降低,蛋白含量增高。葡萄糖降低的机制可能与结核炎症影响了心包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有关。蛋白含量增高是因为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渗出到心包腔。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生化指标的参考范围与成人有差异,需要依据儿童的生理生化特点来判断这些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
结核杆菌培养:虽然阳性率较低,但如果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则可确诊。但培养周期较长,且容易受污染等因素影响。在儿童患者中进行结核杆菌培养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提高培养阳性率。
四、心包活检
经心包穿刺或手术活检的心包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干酪样坏死等结核病变特征,是确诊结核性心包炎的金标准之一。但心包活检是有创检查,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要评估其风险和获益比。儿童进行心包活检时,要考虑其耐受能力和术后恢复情况等,操作需谨慎,尽量减少对儿童身体的创伤和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