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损伤有屈肌腱和伸肌腱之分,常见病因包括外伤性因素(锐器切割、挤压伤)和过度使用性因素(重复性劳损、运动损伤),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肌腱断裂体征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超声、MRI),治疗分非手术(保守制动、康复训练)和手术(肌腱修复术、术后康复),不同人群(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治疗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常见病因
外伤性因素:
锐器切割:日常生活中,如被菜刀、玻璃等锐器切割手指,可直接导致肌腱断裂,这种情况在手部劳作或意外事故中较为常见,例如工人在操作机械时防护不当,手指被工具划伤,锐器切断肌腱。
挤压伤:手指受到重物挤压,如关门时夹伤手指、机器碾压等,强大的外力作用可使肌腱受损,严重时可导致肌腱挫裂、断裂等,这种损伤往往同时伴有周围组织的损伤,如皮肤挫伤、骨折等。
过度使用性因素:
重复性劳损:长期从事需要频繁屈伸手指的工作,如钢琴家长时间弹琴、装配工人反复操作小零件等,手指肌腱在过度磨损下,容易发生慢性损伤,逐渐出现肌腱退变、粘连等情况,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手指活动时的酸胀不适,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活动受限等症状。
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如篮球运动中手指被碰撞、羽毛球运动中手指过度伸展或屈曲等,都可能引起肌腱损伤,尤其是专业运动员,由于训练强度大、运动负荷高,手指肌腱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
症状:
疼痛:受伤手指局部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损伤程度而异,轻度损伤时为隐痛,严重肌腱断裂时则为剧烈疼痛,且在手指活动时疼痛加剧。例如屈肌腱损伤时,手指弯曲动作会引发疼痛,伸肌腱损伤则在手指伸展时疼痛明显。
肿胀:受伤部位出现肿胀,是由于肌腱损伤后局部出血、组织炎症反应等导致,肿胀程度可从轻微肿胀到明显肿胀,皮肤可能伴有淤血青紫。
活动受限:手指的正常活动功能受到影响,屈肌腱损伤会导致手指弯曲困难,伸肌腱损伤则表现为手指伸展受限,严重时手指处于异常的固定姿势,如屈肌腱完全断裂时手指呈伸直状态,伸肌腱完全断裂时手指呈屈曲状态。
体征:
肌腱断裂体征:如屈肌腱断裂时,可在患指触摸到肌腱缺损的间隙,主动屈曲手指时,远侧指间关节等相应部位无法正常屈曲;伸肌腱断裂时,主动伸展手指时,远侧或近侧指间关节等部位不能正常伸展,可出现典型的畸形,如“锤状指”等伸肌腱末端损伤的特殊畸形表现。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详细的手部体格检查,观察手指的外观、活动范围,进行肌腱紧张度、抗阻力试验等。例如进行屈肌腱抗阻力试验时,让患者屈曲手指,医生给予阻力,若患者感觉疼痛且屈曲力量减弱,提示屈肌腱可能有损伤;伸肌腱抗阻力试验则是让患者伸展手指,医生给予阻力,判断伸肌腱功能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肌腱的形态、连续性等情况,能够发现肌腱是否有断裂、肿胀、粘连等改变,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尤其对于浅表的手指肌腱损伤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实时观察肌腱在手指活动时的动态变化。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精确地显示肌腱损伤的程度,包括肌腱的部分撕裂、完全断裂以及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对于复杂的肌腱损伤,MRI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手指深部肌腱的细微损伤,MRI能够清晰分辨。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保守制动:对于轻度的肌腱损伤,如肌腱部分损伤、损伤早期等情况,可采用手指固定制动的方法,使用夹板或石膏将手指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保持肌腱的松弛,促进损伤肌腱的修复,固定时间一般需要3-4周,固定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观察肌腱恢复情况。例如儿童手指轻度肌腱损伤,可采用合适的小夹板固定,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既要保证肌腱得到充分休息,又不能影响手指的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在肌腱损伤恢复的中后期,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包括手指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防止肌腱粘连、促进手指功能恢复。康复训练需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肌腱损伤的程度和恢复阶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训练强度逐渐增加,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损伤。例如初期可进行轻微的手指屈伸被动活动,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主动活动的力度和范围。
手术治疗:
肌腱修复术:对于肌腱完全断裂等严重损伤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手术修复肌腱。手术中医生会将断裂的肌腱精确对合,采用缝合线等进行缝合固定,恢复肌腱的连续性。手术时机一般在损伤后尽快进行,通常不超过2周,以提高肌腱修复的成功率。例如锐器切割导致的手指屈肌腱完全断裂,应尽早进行手术修复,恢复肌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术后康复:肌腱修复术后同样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但与非手术治疗的康复有所不同,术后康复要更加注重避免肌腱再次损伤,按照严格的时间节点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早期的轻柔活动、中期的逐渐增加强度的活动以及后期的恢复手指精细功能的活动等,康复周期相对较长,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不同患者根据恢复情况有所差异。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手指肌腱损伤多与玩耍时的意外损伤有关,如被玩具夹伤等。儿童的肌腱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固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固定过紧影响手指血液循环,同时康复训练要更加温和、循序渐进,家长要密切配合医生指导,监督儿童按照康复方案进行训练,因为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不配合康复训练导致恢复不佳。
成年人:成年人手指肌腱损伤常见于职业相关的损伤或运动损伤等。成年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受伤手指功能的恢复,以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康复训练时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进行,避免过早进行高强度活动导致肌腱再损伤,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肌腱损伤的修复。
老年人:老年人手指肌腱损伤后恢复相对较慢,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肌腱等组织的修复能力减弱。在治疗时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肌腱的修复。康复训练要更加缓慢,密切观察老年人对手指活动的耐受程度,防止训练不当引起其他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