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出血量达到一定比例时会引发休克,医学上称为失血性休克。一般而言,当急性失血量超过全身总血容量的20%(约800-1000毫升)时,即可引发休克。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
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与失血量直接相关,可分为四个等级,轻度失血性休克(失血量约750毫升,呼吸脉搏尚稳定);中度失血性休克(失血量1000-1250毫升,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重度失血性休克(失血量1500-2000毫升,患者神志改变,如嗜睡、昏迷,尿量进行性减少);极重度失血性休克(失血量超过2000毫升,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失血是否引发休克还与失血速度有关。若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即使未达20%也可能引发休克。因此,一旦发生急性大量出血,应立即就医,及时止血并补充血容量,以避免休克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