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可能有呕吐腹泻、创伤性失血、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大量抽放腹水等。

1.呕吐腹泻
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等疾病引发的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身体短时间内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呕吐会丢失胃内液体,腹泻则会带走肠道内的水分与电解质,两者叠加会使有效循环血量快速减少。如果未及时补充,会造成组织灌注不足,进而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
2.创伤性失血
车祸、高处坠落、刀刺伤等创伤会损伤血管,导致血液直接流失。如果创伤累及大血管,如主动脉、股动脉等,短时间内出血量可达数千毫升。大量失血会迅速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心脏无法向全身组织器官输送足够血液,造成组织缺氧、代谢紊乱,进而引发休克,失血速度越快、失血量越多,休克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越高。
3.消化道出血
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疾病易引发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如果在食管或胃内,可能表现为呕血;如果在肠道,多表现为黑便或便血。即使出血速度较慢,长期慢性出血也会导致血容量逐渐减少;如果短期内大量出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会快速耗尽循环血量,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4.大面积烧伤
大面积烧伤后,皮肤屏障受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会从血管内渗出到烧伤创面和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这种血浆丢失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同时烧伤还会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循环紊乱。如果烧伤面积超过30%,且未及时补充血浆和液体,极易在烧伤后数小时内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5.大量抽放腹水
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导致大量腹水时,如果短时间内快速、大量抽放腹水,如一次抽放超过3000毫升,会使腹腔内压力骤降。此时腹腔内血管因压力突然减轻而扩张,大量血液会淤积在腹腔血管内,导致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进而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同时还可能伴随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