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酒精性与长期大量饮酒相关,非酒精性与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及代谢性疾病相关,发病机制有脂肪代谢紊乱、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临床表现轻重不同,诊断靠影像学、实验室及活检,治疗上酒精性需戒酒等,非酒精性靠生活方式干预等,预防要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基础疾病。
一、定义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5%,当肝内脂肪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即可称为脂肪肝。
二、分类
(一)酒精性脂肪肝
1.与年龄性别关系:男性相对更易受酒精影响发生脂肪肝,不同年龄人群中,长期大量饮酒者都可能出现,一般年龄较大、饮酒史较长者风险更高。
2.与生活方式关系:主要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长期每日饮酒80-160g,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生活中长期大量摄入酒精是关键因素。
3.与病史关系: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的人群,肝脏已受到酒精损害,易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
(二)非酒精性脂肪肝
1.与年龄性别关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成年人中更常见,儿童中也有增多趋势,女性在某些代谢相关情况时可能有不同表现。
2.与生活方式关系:与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密切相关。高热量饮食如长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糖食物,会使体内脂肪合成增加;缺乏运动则导致脂肪消耗减少,进而使脂肪在肝脏堆积。
3.与病史关系:常合并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这些基础疾病相互影响,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肝脏脂肪堆积。
三、发病机制
(一)脂肪代谢紊乱
无论是酒精性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都存在脂肪代谢相关环节异常。在酒精性脂肪肝中,酒精代谢产生的物质会干扰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使脂肪酸在肝脏内蓄积;非酒精性脂肪肝时,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导致脂肪酸转运、合成与氧化失衡,肝脏合成脂肪增加,而转运出肝脏的脂肪减少,从而造成脂肪在肝脏堆积。
(二)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
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损伤肝细胞。同时,会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进一步加重肝细胞的炎症损伤,促进脂肪肝向更严重的肝脏病变发展,如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等。
四、临床表现
(一)大多数轻症脂肪肝
可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做腹部超声等检查时发现。
(二)中重度脂肪肝
可能出现乏力、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若病情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可能有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肝大等表现;发展为肝硬化时,会出现肝硬化相关的一系列表现,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相关症状。
五、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是脂肪肝筛查的常用方法,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前场回声强,后场回声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等。
2.CT检查:肝脏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肾脏密度,CT值低于脾脏,可用于明确脂肪肝的程度等。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能更准确地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等情况,MRS可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
(二)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部分患者可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也可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患者GGT升高较明显。
2.血脂检查:常伴有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
3.肝脏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需确定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时才考虑。
六、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酒精性脂肪肝:首要的是戒酒,戒酒可使酒精性脂肪肝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轻中度酒精性脂肪肝在戒酒后数周或数月内可恢复。同时,根据病情给予营养支持等治疗,如有肝功能异常可适当使用保肝药物,但主要还是以戒酒为关键。
2.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均衡饮食;增加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促进脂肪消耗。
代谢性疾病治疗:合并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时,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可选用合适的降糖药物;高脂血症患者可根据血脂情况选用降脂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对肝脏的影响。
药物治疗: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进展性肝病,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相关药物,如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等,但药物治疗需谨慎权衡利弊。
(二)预防
1.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均衡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保持适量运动,每周坚持一定量的体育活动;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2.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脂肪肝并及时干预。
3.控制基础疾病:对于已患有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人群,积极控制病情,规律治疗,减少脂肪肝的发生风险。例如肥胖症患者通过科学减重计划控制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管理血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