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调理包括中药内服辨证论治分别针对血脉瘀阻、湿热毒盛、气阴两虚型用药,中药外治有熏洗(依证选药、控温时长远近期注意)和换药(清创后据创面用合适中药制剂),针灸推拿选穴据证且注意适用人群,饮食遵循糖尿病原则并据证选食,生活方式要足部清洁护理、选合适鞋袜防损伤及适度运动选适合方式并注意事项。
一、中药内服调理
1.辨证论治
血脉瘀阻型:多见于糖尿病足早期,患肢多有疼痛、肤色紫暗、肢体麻木等表现。治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桃仁、红花等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缓解缺血缺氧状态。
湿热毒盛型:患肢常有红肿热痛、溃烂腐臭等表现,多因湿热之邪蕴结,郁而化毒所致。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常用四妙勇安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其中,金银花等药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多种细菌生长,有助于控制局部感染。
气阴两虚型:常见于糖尿病足病程较长者,患肢溃烂难愈,伴有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等气阴两虚表现。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常用黄芪鳖甲汤加减。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促进创面愈合。
二、中药外治调理
1.中药熏洗
药物组成与方法:根据辨证选取相应药物,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药物等,煎水后进行熏洗。熏洗温度要适宜,一般控制在38℃-40℃,每次熏洗20-30分钟,每日1-2次。中药熏洗可通过温热效应和药物作用,促进患肢局部气血运行,改善症状。研究显示,中药熏洗能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流量,减轻炎症反应。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对于皮肤破溃较严重、有明显渗出者需谨慎,避免熏洗导致感染扩散。老年人皮肤较为敏感,熏洗时要密切关注皮肤反应,儿童则应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防止烫伤等意外发生。
2.中药换药
清创处理: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首先要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等。清创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二次感染。
药物换药:根据创面情况选用合适的中药制剂换药。如创面有腐肉,可选用具有去腐生肌作用的中药膏剂;若创面湿润且有感染,可选用清热解毒、燥湿敛疮的中药敷贴。例如,康复新液等中药制剂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三、针灸推拿调理
1.针灸调理
选穴原则:根据糖尿病足的不同证型选取相应穴位。血脉瘀阻型可选取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湿热毒盛型可选取曲池、内庭、丰隆等穴位,以清热利湿解毒;气阴两虚型可选取气海、关元、太溪等穴位,以益气养阴。针灸治疗糖尿病足是通过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来发挥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针灸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机体代谢紊乱状态。
适用人群:一般成人可进行针灸治疗,但孕妇要避免针刺腹部、腰骶部等敏感穴位,防止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儿童进行针灸时需更加轻柔,选择适宜的针刺深度和手法,避免患儿紧张不配合。
2.推拿调理
手法操作:推拿可采用揉、按、推、拿等手法,在患肢相应部位进行操作。如对下肢肌肉进行揉按,可促进肌肉血液循环,缓解肌肉萎缩。推拿能改善局部气血流通,减轻肢体肿胀等症状。但推拿力度要适中,对于皮肤有破损、溃疡的部位要避免直接推拿,防止加重损伤。老年人肌肉力量较弱,推拿时手法要轻柔;儿童皮肤娇嫩,推拿手法需更加轻柔细腻。
四、饮食调理
1.总体原则
糖尿病足患者的饮食要遵循糖尿病饮食的基本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如燕麦、糙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蛋白质可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以保证机体营养需求;脂肪要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
对于中医辨证气阴两虚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物摄入,如山药、银耳、枸杞子等。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作用;银耳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枸杞子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而对于湿热毒盛型患者,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助湿生热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糖果等。
2.不同证型的饮食建议
血脉瘀阻型:可适当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黑木耳等。山楂能活血化瘀、消食化积;黑木耳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湿热毒盛型:宜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苦瓜、绿豆等。冬瓜能清热利水;苦瓜有清热解毒、降糖的作用;绿豆可清热解暑、利水消肿。
五、生活方式调理
1.足部护理
保持足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温度不宜过高,30℃-35℃为宜)清洗足部,洗净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间要保持干燥。老年人感觉神经可能减退,要注意水温的感知,避免烫伤。儿童洗脚时成人要先试水温,确保安全。
避免足部损伤: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要宽松、舒适、透气,避免穿尖头鞋、高跟鞋等。袜子要选择棉质、柔软的,避免穿化纤材质的袜子。要避免足部受到外伤,如刺伤、擦伤等,一旦有微小伤口要及时处理。
2.适度运动
运动方式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散步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每次散步时间可控制在30分钟左右,速度适中。太极拳则能调节身体气血运行,增强体质,且对关节的影响较小。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前后要检查足部,有无红肿、破损等情况。对于患有糖尿病足且下肢血液循环较差的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防止加重下肢缺血。老年人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儿童运动要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身体发育的运动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