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可由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卵巢功能异常、子宫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其他因素等引起,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会因失衡影响卵巢功能致月经不调,卵巢功能异常中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月经稀发等、卵巢早衰有闭经等症状,子宫因素里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等、子宫肌瘤影响月经,生活方式因素过度节食等致月经不调,其他因素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月经、精神心理因素干扰月经。
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等失衡,会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不调。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等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的正常功能,使得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出现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异常等情况。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随着身体发育成熟,多可自行调整;而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也常出现内分泌失调相关的月经不调。
卵巢功能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卵巢内有多个小卵泡发育,但难以成熟排卵。其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多毛、肥胖等。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遗传易感性使得个体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加重病情,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育龄期女性是高发人群,需关注自身月经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卵巢早衰:女性在40岁以前卵巢功能减退,出现闭经、潮热盗汗、阴道干涩等症状,同时伴随雌激素水平下降,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如盆腔手术、放疗、化疗等)都可能导致卵巢早衰。年轻女性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情况,需警惕卵巢早衰引发月经不调。
子宫因素
子宫内膜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引起炎症反应,可导致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后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育龄期女性性生活活跃且有宫腔操作史者需注意预防。
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黏膜下肌瘤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增多、经期延长;肌壁间肌瘤较大时也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多见于30-50岁女性,肌瘤的大小、位置等不同,对月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通过超声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节食:女性过度节食会导致机体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质、脂肪等缺乏,影响雌激素的合成,进而引起月经不调。青春期女性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较为常见,需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长期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出现月经不调。现代社会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的情况较多,需注意规律作息。
吸烟酗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和酒精会干扰激素代谢,影响月经周期。女性长期吸烟酗酒,会增加月经不调的发生风险,应尽量避免。
其他因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与女性生殖内分泌密切相关。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代谢,影响月经,可出现月经稀发、经量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代谢减缓,也可能导致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的月经不调,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明确。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从而干扰月经。例如,考试压力大的学生、工作压力大的职场女性等,都可能因精神心理因素出现月经不调,需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