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避孕方式有屏障避孕法(男用女用避孕套)、激素避孕法(口服、注射、贴、环)、宫内节育器(含铜和含激素)、绝育手术(男女绝育),避免意外怀孕方法包括正确用有效避孕法、了解月经周期排卵期、及时采紧急避孕措施,还有哺乳期优先选非激素避孕、有基础疾病人群咨询医生选合适方式、青少年加强性教育谨慎选避孕方式并保健康。
一、常见避孕方式
(一)屏障避孕法
1.男用避孕套:通过阻止精子进入阴道实现避孕,正确使用时有效率较高,还能降低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淋病等)的感染风险,使用时需注意全程正确佩戴,避免破裂或滑脱。
2.女用避孕套:为柔软的聚氨酯材质袋状结构,放置于阴道内阻挡精子,能同时提供物理屏障和一定的性传播疾病防护,使用相对简便,但需正确放置。
(二)激素避孕法
1.口服避孕药: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等发挥避孕作用,需规律按时服用,部分人群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月经紊乱等副作用,有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病史者需谨慎使用。
2.注射避孕药:通过肌肉注射含孕激素的制剂来避孕,避孕效果较持久,但可能导致月经不规律等问题,使用需遵循医嘱。
3.避孕贴:粘贴于皮肤表面释放激素,通过透皮吸收发挥避孕作用,需按规定时间更换,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粘贴部位的皮肤状况。
4.阴道环:放置于阴道内缓慢释放激素,避孕原理与口服避孕药类似,使用时需注意正确放置和取出,避免影响避孕效果。
(三)宫内节育器
1.含铜宫内节育器:通过释放铜离子影响精子活力和受精卵着床来避孕,有效期一般为5~10年,放置后可能出现初期月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子宫畸形者慎用。
2.含激素宫内节育器:释放孕激素局部作用于宫腔,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同时改变宫颈黏液性状,避孕有效时长较长,部分人群使用后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等表现,有严重肝脏疾病者不宜使用。
(四)绝育手术
1.男性输精管绝育术:通过结扎输精管阻断精子排出,为永久性避孕方式,术后需确认无精子排出才能达到避孕效果,少数人可能出现阴囊血肿等并发症。
2.女性输卵管绝育术:通过结扎或堵塞输卵管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也是永久性避孕方法,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感染等情况,有盆腔炎等盆腔疾病者需谨慎考虑。
二、避免意外怀孕的方法
(一)正确使用有效避孕方法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并严格正确使用,例如使用男用避孕套时要确保全程佩戴且无破损;口服避孕药需按时规律服用;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定期检查位置是否正常等,确保避孕方法发挥应有作用。
(二)了解月经周期与排卵期
通过记录月经周期来大致掌握排卵期,一般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为排卵期,在非排卵期进行性行为可降低怀孕几率,但需注意排卵期受情绪、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存在波动,不能完全依赖此方法避孕。
(三)及时采取紧急避孕措施
若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可在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仅作为无保护性行为后的补救措施,不能常规使用),但紧急避孕药可能影响激素水平导致月经紊乱,频繁使用对身体不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哺乳期女性:可优先选择避孕套等非激素避孕方式,避免激素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避孕套,确保避孕效果。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使用避孕方法时需咨询医生,选择对原有疾病影响较小的避孕方式,例如有严重肝脏疾病者不宜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方法。
青少年人群:需加强性教育,在充分了解避孕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合适避孕方式,同时要保护自身健康,避免过早性行为带来意外怀孕等风险,家长和学校也应加强相关教育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