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治疗包括复位、固定、神经功能保护和康复治疗。复位有牵引复位(早期颅骨牵引、复位后维持牵引)和手术复位(复位困难或有紧急情况时);固定有头颈胸支具固定(牵引复位后,不同年龄需注意)和手术内固定(脱位伴严重骨折等时);神经功能保护用神经营养药物(不同年龄注意剂量等)和高压氧治疗(辅助,调整参数);康复治疗早期有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不同年龄方式不同),后期有全面康复训练(不同年龄强度和内容有别)。
一、复位治疗
1.牵引复位
颅骨牵引:对于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早期可采用颅骨牵引。一般先给予持续的牵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牵引重量,通常从3-5kg开始,逐渐增加重量,但不宜超过10kg。通过牵引使颈椎逐渐恢复正常的排列。例如,有研究表明,适当重量的颅骨牵引可以有效地拉开椎间隙,为脱位关节的复位创造条件。牵引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等变化。
持续牵引维持:复位后需要继续维持牵引,牵引时间一般为2-3周,之后根据情况改为头颈胸支具固定。
2.手术复位
对于复位困难的情况:如果通过牵引等保守复位方法效果不佳,或者存在神经受压等紧急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复位。手术中需要准确地将脱位的小关节复位,恢复颈椎的正常解剖结构。例如,在一些复杂的病例中,手术复位能够直接解除关节脱位对脊髓等结构的压迫。
二、固定治疗
1.头颈胸支具固定
适用情况:在牵引复位后,一般需要使用头颈胸支具进行固定。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支具时需要考虑其生长因素,支具的尺寸要合适,以保证固定效果又不影响正常生长。对于成年患者,头颈胸支具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环境,防止颈椎再次脱位。一般固定时间为3-6个月,在固定期间需要定期复查X线等检查,观察颈椎的位置和愈合情况。
2.手术内固定
当需要加强固定时:如果脱位伴有较严重的骨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内固定。手术内固定可以使用钢板、螺钉等器械将颈椎固定,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效果。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内固定需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等因素,术后需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三、神经功能保护
1.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无论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和修复,对于神经受压导致的神经功能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甲钴胺时要注意剂量,根据儿童的体重等因素合理使用。对于老年患者,也可以使用甲钴胺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需要注意其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药物需要通过肝肾代谢。
2.高压氧治疗
辅助治疗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辅助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以增加组织的氧含量,改善神经组织的缺氧状态,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压力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儿童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安全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治疗安全。
四、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训练
颈部肌肉训练:在固定期间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对于儿童患者,要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轻柔的训练,避免过度用力。例如,让患儿进行颈部的轻微收缩,每次持续5-10秒,每天多次。对于成年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进行颈部的屈伸、旋转等小范围的主动训练,但要避免引起疼痛和再次脱位。
2.后期康复训练
全面康复训练:去除固定后,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包括颈部的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等。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颈部的缓慢屈伸、旋转等动作来进行,力量训练可以使用弹力带等进行抗阻训练。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内容需要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要注重在游戏等轻松的方式中进行康复训练,保持其积极性;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防止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