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腰痛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体格检查有脊柱外观、活动度、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有X线(常规及动力位,看骨骼结构)、CT(显骨骼结构更清,查椎间盘等)、MRI(看软组织结构佳,查椎间盘等);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排查感染)、炎症标志物(查炎症反应)、自身抗体(疑自身免疫病);其他检查有骨密度(疑骨质疏松)、肌电图(疑神经肌肉病变)。
1.脊柱外观检查:观察青少年脊柱的形态,包括脊柱的生理曲度是否存在异常,如脊柱侧弯、后凸等情况。脊柱侧弯可通过Cobb角测量等方法评估,这对于判断青少年腰痛是否与脊柱结构异常相关非常重要。例如,正常脊柱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若出现异常曲度可能提示脊柱发育问题或其他疾病导致腰痛。
2.脊柱活动度检查:检查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活动范围。青少年正常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如果活动度受限,可能与腰部肌肉劳损、椎间盘病变等有关。比如,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脊柱活动度减小,尤其是在某些方向的活动上。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下肢的肌力、感觉和反射检查。通过检查下肢的肌肉力量是否正常,感觉是否存在减退或异常,以及膝反射、跟腱反射等是否正常,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根受压等情况。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时,可能会出现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域的肌力下降、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常规X线:是初步评估青少年脊柱骨骼结构的常用检查。可以观察脊柱的骨骼形态、椎体的形态、椎间隙宽度等情况。例如,通过X线可以发现脊柱侧弯的程度、椎体的先天性畸形(如半椎体等)、椎间隙是否变窄等,这些都可能与青少年腰痛相关。一般建议拍摄脊柱正侧位片,必要时可加拍动力位片以评估脊柱的稳定性。
意义:X线检查价格相对较低,操作简便,能初步发现骨骼结构的明显异常,但对于软组织等情况显示不够清晰。
2.CT检查:
优势:对于脊柱的骨骼结构显示比X线更清晰,能够更准确地观察椎体的骨质情况、椎间盘是否有突出、椎管是否狭窄等。例如,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以及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情况。对于一些X线难以明确诊断的脊柱病变,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适用情况:当怀疑有椎间盘突出、椎管内病变、脊柱骨折等情况时,CT检查较为常用。但需要注意的是,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剂量,对于青少年应权衡利弊使用。
3.MRI检查:
特点:是评估脊柱软组织结构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椎间盘、脊髓、神经根、椎管内软组织等情况。对于椎间盘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退变等)、脊髓病变(如脊髓炎、脊髓肿瘤等)、椎管内的软组织情况等都能很好地显示。例如,能明确看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等。
意义:在青少年腰痛怀疑有椎间盘病变、脊髓病变等情况时,MRI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有助于明确病因,但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对于一些不配合的青少年可能需要适当处理。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主要用于排查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如果青少年腰痛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感染指标异常。例如,化脓性脊柱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血常规出现相应改变。
2.炎症标志物检查: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这些指标升高往往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在一些炎性脊柱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等)中,CRP和ESR可能会升高,有助于辅助诊断。
3.自身抗体检查:对于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腰痛的青少年,可能需要进行自身抗体检查,如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等。HLA-B27阳性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但不是确诊的唯一依据。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阳性率较高,但也有部分患者HLA-B27阴性。
其他检查
1.骨密度检查:对于青少年腰痛怀疑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时,骨密度检查可以评估骨骼的密度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的青少年,骨密度检查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导致的腰痛。
2.肌电图检查:当怀疑有神经肌肉病变导致腰痛时,肌电图检查可以评估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例如,对于腰椎神经根受压导致的肌肉功能异常,肌电图可以发现相应的神经传导和肌肉电活动的改变,有助于明确神经损伤的程度和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