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是各种病原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原体包括多种。病因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通过不同途径侵入颅内。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和神经系统症状如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诊断靠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等。治疗包括抗感染、对症支持等。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表现不典型、老年人易被忽视、免疫力低下人群治疗难。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通过血行播散、直接蔓延(如中耳炎、乳突炎等蔓延至颅内)等途径侵入颅内引发感染。细菌在颅内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脑膜、脑实质等组织的炎症改变。例如,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然后到达颅内引起脑膜炎症。
2.病毒感染: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等方式侵入人体,然后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为例,单纯疱疹病毒首先在口咽部或生殖器部位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激活并经神经轴突逆行至颅内,引起脑实质的炎症。
3.真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真菌可通过血行播散等途径进入颅内,例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新型隐球菌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经呼吸道吸入后进入血液,再到达颅内引起脑膜炎症。
4.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是由于食用了被猪绦虫虫卵污染的食物,虫卵在肠道内孵化出六钩蚴,六钩蚴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发育成囊尾蚴,引起颅内炎症反应及占位效应等。
二、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颅内感染可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头痛等。细菌感染常起病较急,体温可迅速升高至高热;病毒感染的发热程度相对多样,部分可为低热;真菌感染起病相对隐匿,发热可为低热或中等度热等。
2.神经系统症状
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等。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脑膜引起的,在各种颅内感染中较为常见。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等。病情严重时,大脑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导致意识水平下降。例如,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
癫痫发作:颅内感染可引起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颅内感染都有可能出现癫痫症状,如病毒性脑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根据感染累及的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如偏瘫(病变累及运动中枢相关区域)、失语(病变累及语言中枢)等。例如,脑脓肿患者可能因脓肿占位及炎症累及局部脑组织而出现相应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三、诊断方法
1.脑脊液检查:是诊断颅内感染的重要依据。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病原学等检查。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脑脊液白细胞分类有所不同,细菌感染时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病毒感染时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等;生化检查可发现蛋白含量升高、糖和氯化物含量变化等;病原学检查可通过涂片染色、培养、核酸检测等方法明确病原体。例如,细菌感染时脑脊液培养可培养出相应的致病菌。
2.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现脑膜强化、脑实质内的炎症病灶、脓肿等改变。例如,脑脓肿在CT上可表现为环形强化的病灶。
头颅MRI: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早期病变的检出。可清晰显示脑膜炎症、脑实质的水肿、病灶的范围等。例如,病毒性脑炎在MRI上可表现为脑实质内的T2加权像高信号病灶。
3.血常规: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
四、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头孢菌素类等;病毒感染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真菌感染选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寄生虫感染则选用相应的抗寄生虫药物,如治疗脑囊虫病的阿苯达唑等。
2.对症支持治疗
降颅压:颅内感染可引起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控制癫痫发作:对于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可选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如丙戊酸钠等。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情况补充相应的液体和电解质。
五、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发热、拒食、哭闹不安等非特异性症状。在诊断和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脑脊液检查等操作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抗感染药物的选择需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颅内感染的起病可能较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病史、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及对症治疗药物。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颅内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更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外,还需积极调整患者的免疫状态,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