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腰痛可能由肌肉骨骼问题(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运动损伤、腰椎退变)、脊柱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内脏疾病牵涉痛(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引起,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估,可通过保持良好姿势、适度运动锻炼、避免腰部受伤、注意腰部保暖等预防缓解,孕妇、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有各自需注意的情况,需重视以维护腰部健康。
一、常见原因
1.肌肉骨骼问题:
久坐久站或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久坐、久站或弯腰等不良姿势,会使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肌肉劳损,引发腰酸腰痛。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身体前倾,腰部肌肉过度牵拉,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现腰酸腰痛症状。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更容易因姿势问题出现此类情况;而年轻人群若长期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等,也会增加腰部肌肉劳损的风险。
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如突然的扭转、过度伸展或用力不当等,可能导致腰部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甚至腰椎小关节紊乱等。运动爱好者在进行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时,若热身不充分或运动动作不当,就容易发生腰部运动损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损伤的风险有所不同,年轻人运动强度较大时风险相对较高,而老年人运动时因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下降,也可能增加运动损伤的几率。
腰椎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会发生退变,包括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椎间盘退变会导致其缓冲作用减弱,椎体之间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引发腰酸腰痛。中老年人是腰椎退变的高发人群,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加快,腰椎退变的进程可能会加速,从而更容易出现腰酸腰痛症状。
2.脊柱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可引起腰酸腰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该病症在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如建筑工人等,年轻人若长期腰部负重或受到外伤等,也可能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可能患病,但青壮年相对更为多见。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会导致椎管空间变小,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出现腰酸腰痛、间歇性跛行等表现。中老年人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发病人群,这与腰椎退变导致椎管狭窄的生理变化相关。
3.内脏疾病牵涉痛:
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引起腰部牵涉痛。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绞痛性质,可伴有血尿等症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患泌尿系统结石,但男性发病率相对高于女性,且饮食、饮水等生活方式因素对其发病有重要影响,比如长期饮水过少、饮食中高钙或高草酸等成分摄入过多的人群更容易患泌尿系统结石。
妇科疾病:女性的一些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能引起腰酸腰痛。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女性,与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其发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等因素有关。
二、评估与检查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腰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腰部外形、按压腰部不同部位判断疼痛点、检查腰部活动度等。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腰酸腰痛的可能原因,例如按压腰部某一部位出现明显疼痛,可能提示该部位存在肌肉劳损或骨骼病变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了解腰椎的骨质情况,如是否有骨质增生、椎体滑脱等。对于怀疑有腰椎退变、骨折等情况的患者,X线检查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腰椎的结构,对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部位以及椎管狭窄的情况等。
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更好地显示椎间盘、脊髓、神经等组织的病变情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病变等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预防与缓解措施
1.保持良好姿势:无论是坐、立、行还是卧,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久坐时应选择有良好支撑的座椅,使腰部得到充分支撑,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高度;站立时要收腹挺胸,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床垫,以维持脊柱的生理弯曲。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注意保持良好姿势,年轻人要从日常习惯入手,老年人则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保持正确姿势,防止因姿势不当加重腰部负担。
2.适度运动锻炼:进行适当的腰部肌肉锻炼,如小飞燕、五点支撑等动作,可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运动锻炼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年轻人可以选择强度较大的运动方式,但要注意运动安全;老年人则适合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对腰部造成损伤。同时,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
3.避免腰部受伤:在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时,要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腰部受到突然的扭转、过度牵拉等。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要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具;运动爱好者要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做好防护措施。不同人群根据自身活动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避免腰部受伤,因为孕期身体重心改变,腰部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腰部问题。
4.注意腰部保暖: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腰部肌肉痉挛,加重腰酸腰痛症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腰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耐受性较差,更要重视腰部的保暖,可适当佩戴护腰等保暖用品。
四、特殊人群情况
1.孕妇:孕期由于激素变化和身体重心改变,腰部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腰酸腰痛。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休息时可采取侧卧位并在腰部下方垫软枕以减轻腰部压力。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腰部及胎儿的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腰椎退变等问题较为常见,要特别注意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可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腰部保健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行走,防止摔倒导致腰部骨折等严重问题,若出现腰酸腰痛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3.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出现腰酸腰痛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因不良姿势、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要培养正确的坐姿、站姿等习惯,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或低头玩电子设备,运动时也要注意保护腰部,如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做好热身等。
总之,腰酸腰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通过了解常见原因、进行合理评估检查、采取有效的预防与缓解措施以及关注特殊人群情况等,可以更好地应对腰酸腰痛问题,维护腰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