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保守休息、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理疗仪器治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康复锻炼(钟摆运动、肩袖等长收缩训练等简单康复动作);手术治疗适用于肩袖撕裂较大、合并其他情况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手术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术后康复分早期(被动活动、肌肉等长收缩)、中期(主动辅助活动、渐进增加力量训练)、后期(全面恢复活动度和力量),不同年龄患者在各治疗阶段需根据自身特点调整。
一、非手术治疗
(一)保守休息
1.适用情况:对于部分轻度肩袖损伤且无明显撕裂的患者,可通过休息来减少肩关节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肩袖组织。例如,一些从事轻度体力劳动或日常活动量不大的人群,在发现肩关节肩袖损伤后,首先应让肩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提重物、过度外展等动作。
2.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休息要求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肩袖损伤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休息更为重要,因为儿童的肩关节还在发育中,过度活动可能影响其正常生长。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严格休息以促进肩袖损伤的修复。
3.生活方式: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关节肩袖损伤的人群,需要改变工作姿势,定时休息活动肩关节,避免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重损伤。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作用原理:通过热传递使肩关节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肩袖损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研究表明,适当的热敷可以增加局部组织的代谢,为肩袖损伤的修复提供更好的环境。
应用注意: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热敷温度和时间要适当调整。儿童皮肤较娇嫩,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
2.冷敷
作用原理:在肩袖损伤早期(一般指损伤后48小时内),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因为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
应用注意:儿童冷敷时要更加谨慎,时间不宜过长,可垫上毛巾等保护皮肤;老年患者如果有血液循环不良等情况,冷敷时间也需要适当缩短。
3.理疗仪器治疗
常见仪器及作用:如超声波治疗,它可以促进肩袖损伤部位的组织修复,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损伤组织的愈合。还有电刺激治疗,能够刺激肩袖周围的肌肉,增强肌肉力量,辅助肩袖损伤的恢复。
不同人群差异:儿童使用理疗仪器治疗时,要调整好仪器的参数,避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老年患者如果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使用理疗仪器时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缓解肩袖损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需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一般不建议首选此类药物止痛,老年患者如果有胃肠道疾病等基础疾病,使用时要权衡利弊。
(四)康复锻炼
1.简单康复动作
钟摆运动:患者弯腰垂臂,使肩关节放松,然后做前后、左右摆动以及画圈运动。通过这种运动可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同时锻炼肩袖周围的肌肉力量。对于儿童患者,要在家长的辅助下进行,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牵拉导致损伤加重。
肩袖等长收缩训练:患者保持肩关节不动,用力收缩肩袖周围的肌肉,持续一定时间后放松。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肩袖肌肉的力量,不同年龄患者都可进行,但要注意力度和时间的控制,儿童要避免过度用力,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肌肉力量情况调整。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肩袖撕裂较大:当肩袖损伤导致较大的撕裂口,如撕裂长度超过一定范围(一般临床有相关标准界定),非手术治疗难以使其自行愈合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部分严重的肩袖撕裂患者,肩袖组织分离明显,此时手术修复是更好的选择。
2.肩袖损伤合并其他情况:如果肩袖损伤同时合并肩关节不稳定等其他问题,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来解决多种问题。比如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脱位等情况,手术可以同时修复肩袖和处理肩关节不稳定问题。
3.非手术治疗无效:经过一定时间(如3-6个月)的规范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的患者,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时间和效果评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但如果长期不愈也需要及时评估是否手术;老年患者恢复较慢,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更应积极考虑手术。
(二)手术方式
1.肩袖修复术
传统开放手术:通过切开肩关节周围的皮肤和组织,暴露肩袖损伤部位进行修复。这种手术方式视野相对清晰,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术后的康复方案需要根据年龄特点进行调整。儿童患者术后康复要更加注重轻柔、渐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要考虑其身体机能和基础疾病等因素,逐步增加康复强度。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利用关节镜技术进行肩袖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关节镜插入器械进行肩袖的缝合修复。在儿童患者中,关节镜手术相对更具优势,因为其创伤小,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相对较小;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也可以考虑关节镜手术,但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是否能耐受手术及术后恢复。
(三)术后康复
1.早期康复(术后1-6周)
被动活动:在术后早期,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如被动的前屈、后伸、外展等活动,活动范围要逐渐增加,但要避免过度牵拉。儿童患者被动活动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的痛苦和二次损伤;老年患者要根据其身体耐受程度调整被动活动的幅度和力度。
肌肉等长收缩:继续进行肩袖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保持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不同年龄患者的等长收缩训练强度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儿童要避免过度用力影响生长,老年患者要注意不要因肌肉力量弱而无法有效进行等长收缩。
2.中期康复(术后6-12周)
主动辅助活动: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开始进行主动辅助的肩关节活动,如借助健侧手辅助患侧肩关节进行活动。例如,患者可以用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外展等活动。儿童患者在进行主动辅助活动时,家长要在旁保护,确保动作正确且安全;老年患者要注意活动的节奏和幅度,避免因平衡等问题摔倒。
渐进增加力量训练:逐步增加肩袖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如使用轻重量的哑铃进行轻度的外展、前屈等抗阻训练,但要注意重量和动作的正确性。儿童患者要避免使用过重的器械,选择适合儿童力量的小重量器材;老年患者如果有骨骼疏松等情况,要选择合适的重量和训练方式。
3.后期康复(术后12周以上)
全面恢复活动度和力量:进一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训练,达到接近正常的活动范围。同时加强力量训练,使肩袖周围肌肉力量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能够满足日常活动和一般运动的需求。不同年龄患者在后期康复中要根据自身的生活和活动需求调整康复强度,儿童患者要注意不要过早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影响发育,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要逐步恢复相应的活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