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拉血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性因素、药物副作用、炎症性肠病、肛周局部病变、器质性病变等。

1、感染性因素
肠道受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引发肠道黏膜损伤,导致腹泻伴随出血,常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此类感染多与饮食不洁相关,需通过粪便检测明确病原体。
2、药物副作用
长期或过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可能直接损伤胃肠道黏膜,引发溃疡甚至出血。用药期间若出现黑便或血便,需立即停药并就医评估消化道损伤。
3、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持续炎症,形成溃疡面,引发血性腹泻。患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需通过肠镜及病理活检确诊。
4、肛周局部病变
痔疮、肛裂是便血的常见原因,多因便秘或腹泻刺激肛周黏膜所致。痔疮出血通常为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肛裂则伴排便时剧烈疼痛,需通过肛门指检或镜检鉴别。
5、器质性病变
肠道息肉、肿瘤(如结直肠癌)可能破坏黏膜血管,导致持续性或间歇性便血。肿瘤出血多为暗红色,可能混有黏液,需结合肠镜、CT等检查排查恶性病变。
肚子拉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轻者与饮食、用药相关,重者可能涉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若出现便血,应立即停止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肛周清洁,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