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主要包括红细胞破坏增多、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胆汁排泄障碍、感染因素等,护理方法包括皮肤护理、喂养管理、光照治疗护理等。

一.原因
1.红细胞破坏增多
新生儿因血型不合发生溶血,如ABO溶血或Rh溶血,大量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过多胆红素,超出肝脏处理能力,引发病理性黄疸。此外,先天性红细胞缺陷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也会导致红细胞易破坏,胆红素生成增加。
2.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会使肝脏细胞受损或功能缺陷,影响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引起黄疸。
3.胆汁排泄障碍
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疾病,会阻塞胆汁排泄通道,使结合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入肠道,反而逆流入血,造成血中胆红素升高,出现病理性黄疸。
4.感染因素
新生儿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可影响肝脏功能和红细胞代谢,导致胆红素生成和排泄异常,诱发黄疸。
二.护理方法
1.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轻柔擦拭,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破损、皮疹,如果发现破损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给患儿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
2.喂养管理
鼓励母乳喂养,保证每天至少8次哺乳,母乳中含有促进胆红素代谢的因子。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喂奶时注意姿势,防止呛奶,严格按照奶粉冲泡说明操作,保证奶液温度适宜。
3.光照治疗护理
在光照治疗时,使用专门的眼罩遮盖患儿双眼,避免蓝光对视网膜造成损伤,眼罩要大小合适、佩戴牢固。治疗结束后,观察患儿眼部有无红肿、分泌物增多等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