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引发鼻窦炎,其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儿童表现可能更明显;发病机制是感冒致鼻腔黏膜炎症蔓延至鼻窦致引流不畅;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病原体预防;治疗原则有鼻腔护理、改善通气及针对感冒病因处理,儿童需特殊对待。
一、感冒引起鼻窦炎症状的表现
感冒引起鼻窦炎时,常见症状有鼻塞,多为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因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流涕,可为脓性或黏脓性鼻涕,量多少不一;还会有头痛,不同鼻窦引发的头痛部位有所不同,如上颌窦炎常表现为前额部疼痛,晨起轻、午后重,额窦炎也是前额部疼痛,晨起即重、午后缓解等;另外,还可能伴有嗅觉减退等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的鼻窦发育特点及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儿童鼻窦黏膜较成人更薄,血管丰富,感染时症状相对更明显且易影响全身状况。
二、感冒引起鼻窦炎的发病机制
感冒时,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侵袭上呼吸道,首先累及鼻腔黏膜,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而鼻窦与鼻腔相通,炎症可蔓延至鼻窦,导致鼻窦黏膜也发生炎症反应,鼻窦开口被肿胀的黏膜及分泌物阻塞,使得鼻窦内的分泌物引流不畅,进而引发鼻窦炎。儿童由于鼻窦开口相对较宽,感冒时更容易使炎症累及鼻窦,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儿童感冒后更易并发鼻窦炎。
三、感冒引起鼻窦炎的诊断依据
1.症状表现:有感冒病史,随后出现上述鼻塞、流涕、头痛等鼻窦炎相关症状。
2.体格检查: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等。
3.影像学检查:鼻窦CT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鼻窦内的炎症情况,如黏膜增厚、窦腔积液等。对于儿童,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但在必要时仍需进行合理的检查,遵循辐射防护原则。
四、感冒引起鼻窦炎的预防措施
1.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方面要根据年龄特点进行调整,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成人则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避免挑食、偏食。充足的睡眠对各年龄段人群的免疫力维持都很重要,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也应保持7-8小时的良好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儿童可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成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氧运动等。
2.避免接触病原体: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教导儿童正确洗手的方法等。
五、感冒引起鼻窦炎的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为主)
1.鼻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呛咳等情况发生,可选择儿童专用的鼻腔冲洗器,冲洗时姿势要正确,一般采取坐姿,头稍向前倾,让冲洗液从一侧鼻腔流入,从另一侧流出。
2.改善通气: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儿童需谨慎选择合适的剂型及剂量)来减轻鼻腔黏膜炎症、肿胀,但要遵循合理的用药原则,根据儿童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使用方式,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首先使用药物治疗,优先以鼻腔冲洗等非药物方式为主。
3.针对感冒病因处理: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儿童,要更加谨慎使用抗生素,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