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阳性患者腰疼可能由病毒感染致全身炎症、发热致肌肉酸痛牵连、姿势改变与活动减少、基础腰部疾病诱发或加重引起应对措施包括休息与姿势调整保证充足睡眠卧床时垫薄软枕头调整姿势避免不良姿势、物理缓解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轻轻按摩腰部肌肉力度适中、适当锻炼在身体允许时进行适度腰部锻炼如小燕飞等但锻炼强度循序渐进、若腰疼持续不缓解或伴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及时就医评估。
一、新冠阳性患者腰疼的可能原因
(一)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病毒及其代谢产物会作为致炎物质,引起身体多个部位的不适,包括腰部。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导致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出现炎性反应,进而引发疼痛。例如,相关研究发现,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炎症因子的异常升高与全身多处疼痛包括腰疼存在关联。
(二)发热导致的肌肉酸痛牵连
感染新冠病毒后常出现发热症状,发热时身体代谢加快,无氧酵解增加,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同时,体温升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的肌肉紧张以及乳酸等物质的刺激可能会放射到腰部,引起腰疼。一般体温越高,这种肌肉酸痛牵连导致腰疼的可能性越大,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能因发热出现此类情况,尤其本身有腰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更敏感。
(三)姿势改变与活动减少
阳性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因身体不适而卧床休息时间增多,且卧床姿势可能不太合理,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影响腰部肌肉的正常血液循环,导致腰部肌肉疲劳、紧张,进而引发腰疼。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因行动不便而减少正常的腰部活动,也会使腰部肌肉力量下降,增加腰疼的发生风险。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久站的人群感染新冠后更易出现因姿势改变和活动减少导致的腰疼。
(四)基础腰部疾病的诱发或加重
对于本身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腰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重腰疼的因素。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以及身体状态的改变,会使原本稳定的腰部病情复发或加重。例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感染新冠后,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椎间盘周围组织水肿加重,对神经的压迫刺激增强,从而引发更明显的腰疼。
二、新冠阳性患者腰疼的应对措施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卧床休息时可在腰部下方垫一个薄软的枕头,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减轻腰部肌肉的压力。不同年龄患者休息时均需注意,儿童要保证舒适的睡眠环境和足够的休息时长;老年人休息时要避免床垫过软或过硬影响腰部支撑。
姿势调整:尽量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等不良姿势。坐着时要保持腰部挺直,可在腰部放置靠垫支撑;站立时要挺胸收腹,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特点更需注意姿势调整以保护腰部,生活方式不同的患者也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日常姿势。
(二)物理缓解方法
热敷: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腰部,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够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炎症反应。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不同年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儿童皮肤娇嫩需特别留意。
按摩:轻轻按摩腰部肌肉,从腰部两侧向中间进行环形按摩,力度适中。按摩可以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过,对于本身有腰椎骨折、腰椎肿瘤等严重腰部疾病的患者不宜自行按摩,需谨慎操作,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患者按摩时要根据自身腰部耐受情况调整力度。
(三)适当锻炼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腰部锻炼,如仰卧位的“小燕飞”动作,每次坚持5-10秒,重复10-15次;或者仰卧位屈膝,双手抱膝向胸部靠近的动作,每次保持10秒左右,重复10次。适当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功能,但要注意锻炼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加重腰疼。儿童锻炼需在家长监护下进行简单适度的腰部活动;老年人锻炼要选择温和的方式,避免剧烈运动。
(四)就医评估
如果腰疼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腰椎影像学检查(X线、CT或MRI等),以明确腰部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有基础腰部疾病的患者更要重视,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变化,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规范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