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脑积水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解除梗阻手术(适用于脑室系统梗阻患儿,有室间孔切开术等术式)和脑脊液分流术(适用于梗阻性脑积水效果不佳等情况,有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术式);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或暂时缓解症状,有利尿剂等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含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特殊人群中婴幼儿手术选分流管要考虑特殊性且防感染,非手术营养和训练要精细;儿童及青少年手术要考虑外观等影响,非手术要结合其情况并关注心理。
一、手术治疗
(一)解除梗阻手术
1.适应证:适用于先天性脑积水中因脑室系统梗阻因素存在的患儿,如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出口梗阻等情况。该类患儿存在明确的脑室系统梗阻病变,通过解除梗阻有望缓解脑积水。
2.具体术式
室间孔切开术:针对室间孔粘连、闭锁等导致梗阻的情况,通过手术切开粘连部位,使两侧脑室相通,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通路。
导水管扩张术及置管术:对于中脑导水管狭窄的患儿,可采用导水管扩张术,必要时放置分流管以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通道,使脑脊液能够顺利通过狭窄部位。
第四脑室出口矫治术:当第四脑室出口存在梗阻时,如脉络丛乳头状瘤阻塞第四脑室出口等情况,进行相应的矫治手术,解除梗阻,恢复脑脊液正常流动。
(二)脑脊液分流术
1.适应证:适用于梗阻性脑积水经解除梗阻手术效果不佳,或交通性脑积水等情况。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吸收障碍等原因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中没有明显的梗阻点,但脑脊液吸收出现问题。
2.常见分流术式
脑室-腹腔分流术:将脑室中的脑脊液通过分流管引流至腹腔,利用腹腔的腹膜来吸收脑脊液。这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分流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脑积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需要选择合适口径和材质的分流管,以适应患儿的生长发育。例如,婴幼儿由于颅骨仍在发育,需要选择柔韧性好、能适应颅骨生长的分流管。
脑室-心房分流术:将脑脊液引流至心房,但由于可能会出现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目前临床应用相对较少。不过对于一些不适合腹腔分流的患儿,在严格评估后可能会考虑该术式,但需谨慎权衡利弊。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积水,如正常压力脑积水等情况。通过将腰大池的脑脊液引流至腹腔,达到缓解脑积水的目的。对于年龄较小、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儿,可能是一种alternative选择,但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来决定。
二、非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适应证:主要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或暂时缓解症状的手段,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先天性脑积水。例如,在手术前患儿颅内压明显增高,可使用药物暂时降低颅内压,为手术创造条件。
2.常用药物
利尿剂:如呋塞米等,通过增加尿量,减少脑脊液的生成,从而暂时降低颅内压。但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电解质情况。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利尿剂时更要谨慎,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时间。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等,通过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减少脑脊液的分泌。但该类药物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代谢性酸中毒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儿的酸碱平衡情况。
(二)对症支持治疗
1.营养支持:先天性脑积水患儿由于疾病本身或手术等因素,可能会出现营养状况不佳的情况。需要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婴幼儿要提供足够的母乳喂养或合适的配方奶,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应。对于较大的患儿,要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恢复。
2.康复训练:对于存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儿,如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迟缓等情况,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康复训练,如通过针对性的运动练习帮助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智力康复训练,如采用适合患儿年龄的认知训练方法,促进智力发育。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且要长期坚持,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例如,对于运动发育落后的患儿,从简单的翻身、坐立等动作训练开始,逐步增加难度,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1.手术方面:婴幼儿颅骨较软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分流术式和分流管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时,要选择适合婴幼儿颅骨生长和脑脊液循环的分流管,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颅骨的生长情况以及分流管的通畅情况。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术后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体温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2.非手术方面:营养支持要更加精细,保证母乳喂养的量和质量,对于配方奶的选择要严格按照婴幼儿的年龄段进行。康复训练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并且要根据婴幼儿的发育进度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二)儿童及青少年
1.手术方面:除了考虑手术的有效性外,还要关注手术对患儿未来生长发育、外观等方面的影响。例如,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切口位置选择要尽量隐蔽,减少对外观的影响。术后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分流管相关并发症,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非手术方面:康复训练要结合患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安排,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营养支持要满足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由于疾病可能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影响,如自卑、焦虑等,需要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儿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