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有腹痛初始在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右下腹麦氏点压痛等表现、胃肠道有恶心呕吐及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全身有发热乏力等表现,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病情发展快重、老年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误诊、妊娠期阑尾位置改变腹痛部位不典型且要兼顾胎儿孕妇安全。
一、腹痛
1.初始表现:急性阑尾炎典型的腹痛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受内脏神经支配,定位不精确。这种疼痛为牵涉痛,一般持续数小时至十几小时。例如,儿童急性阑尾炎起始腹痛位置可能不典型,有时更靠近脐周且疼痛程度相对不那么剧烈,但也需密切关注。
2.转移过程:数小时(通常6-8小时)后,腹痛会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这是因为阑尾炎症刺激壁层腹膜,出现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此时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有固定压痛,这是诊断急性阑尾炎重要的体征,不同年龄段人群麦氏点压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麦氏点位置相对偏高且压痛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仍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二、胃肠道症状
1.恶心、呕吐:早期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程度轻重不一。这是由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婴幼儿急性阑尾炎时,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频繁呕吐,需注意与胃肠道其他疾病鉴别,因为婴幼儿表达能力差,呕吐可能成为早期主要表现之一。
2.腹泻或便秘: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这是因为阑尾炎症刺激肠道,影响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也有患者会出现便秘情况,主要是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时,胃肠道功能本身较弱,腹泻或便秘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需要仔细观察患者排便情况来辅助诊断。
三、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有低-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这是机体对炎症的反应。如果阑尾发生化脓、坏疽或穿孔,体温可升高,可达39℃甚至更高。儿童急性阑尾炎体温变化相对较快,婴幼儿可能体温波动较大,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感染容易扩散,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加重。
2.乏力:患者可感到全身乏力,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等因素引起。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时,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乏力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等支持治疗。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所以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除了上述腹痛、胃肠道症状、发热等表现外,小儿可能出现哭闹不安、拒按腹部等情况,体检时腹肌紧张往往不明显,但压痛和反跳痛可能存在,需要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超声等)来明确诊断,因为小儿表述能力有限,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
2.老年急性阑尾炎:老年人阑尾动脉硬化,易发生缺血坏死,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腹痛程度较轻,压痛和反跳痛不明显,发热和白细胞升高不显著,容易漏诊和误诊。所以对于老年患者,即使症状不典型,也需要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可能,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腹部CT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阑尾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在妊娠早期,阑尾位置与非妊娠期相似;妊娠中晚期,阑尾逐渐向外上方移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时,腹痛部位可不典型,压痛位置偏高,且因子宫增大,腹肌紧张不明显。同时,要考虑到妊娠因素对治疗的影响,在诊断和处理时需兼顾胎儿和孕妇的安全,如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