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腰痛要警惕是激素变化、盆腔充血、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原因引起,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处理。
1.激素变化、
月经期间的女性由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会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以帮助经血排出,但过量分泌可能会引发子宫肌肉过度痉挛,牵拉周围韧带和组织,放射到腰部,女性会感觉到腰部有疼痛感。
可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同时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久站,减少腰部负荷,让腰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
2.盆腔充血
女性在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盆腔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导致盆腔充血。充血的盆腔会压迫周围神经和组织,同时增加腰部肌肉的张力,长期保持充血状态会使腰部肌肉疲劳,引发酸痛不适。
女性可进行散步、瑜伽、拉伸等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减轻充血状态。日常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后起身活动腰部,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并垫软枕于腰下,减轻盆腔对腰部的压迫。
3.盆腔炎
若存在盆腔炎,月经期盆腔充血会使炎症病灶周围组织水肿加重,炎症细胞浸润增多,进一步刺激盆腔神经末梢,从而引发腰部持续性钝痛或坠痛。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阿奇霉素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促进炎症消退,改善腰部疼痛感。
4.子宫内膜异位症
若患者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随月经周期出血,形成陈旧性血肿并刺激周围组织。在月经期间,异位的组织会因激素变化而活跃,导致腰部及盆腔深部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常伴有痛经。
患者可以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治疗,如布洛芬胶囊、吲哚美辛胶囊、依托考昔片等,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镇痛效果。
5.子宫肌瘤
若子宫肌瘤的体积较大,会压迫腰部神经或输尿管等结构,引起疼痛感。而在月经期,女性的子宫充血肿大,会加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腰部胀痛感会加重。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听从医生的建议通过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治疗,缓解肿瘤对局部组织的压迫,减轻腰痛症状。
女性在月经期间应避免腰部暴露在冷空气中,可穿高腰内裤,以免寒冷刺激使腰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疼痛。如果月经期间腰痛持续不缓解,或疼痛程度逐渐加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要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超声等,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