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早期和晚期症状

来源:民福康

脊髓空洞症早期有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手部小肌肉萎缩、肌张力改变及皮肤营养障碍等症状,晚期感觉障碍范围扩大,肌力明显下降、肌肉萎缩加重,出现严重皮肤营养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及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等。

一、早期症状

(一)感觉症状

1.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这是脊髓空洞症早期较典型的症状,表现为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而触觉保留。例如,患者可能对疼痛和温度的感知变得不敏感,能感觉到触摸,但难以区分冷热和疼痛刺激,这种情况常见于上肢和上胸段,与空洞影响脊髓内的痛温觉传导纤维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均可出现此早期感觉异常表现。

(二)运动症状

1.手部小肌肉萎缩:早期可能出现手部小肌肉(如鱼际肌、骨间肌等)萎缩,导致手部力量减弱,精细动作受限,如持笔、拿小物件困难等。这是因为空洞累及脊髓前角细胞,影响运动神经元对肌肉的支配,不同年龄人群因发育等差异,表现可能在程度和速度上有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发育受影响更明显,而成年人可能更早出现生活和工作中的动作受限。

2.肌张力改变:早期可能出现病变节段以下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发软,但一般肌力改变相对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才会出现肌力下降等情况,不同性别在肌肉发育和力量表现上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早期主要以肌张力改变为运动症状的初始表现。

(三)自主神经症状

1.皮肤营养障碍:早期可出现皮肤干燥、角化,指甲变形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比如皮肤变得粗糙,指甲变脆易折断等,这与脊髓空洞影响自主神经对皮肤的调节有关,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者可能更早出现皮肤营养障碍的异常表现。

二、晚期症状

(一)感觉症状

1.感觉障碍范围扩大:随着病情进展,感觉障碍范围可逐渐扩大,除了上肢和上胸段,可能累及到下胸段及下肢,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的范围进一步增大,触觉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影响患者对身体感觉的全面感知,不同病史患者病情进展速度不同,会导致感觉障碍范围扩大程度有差异。

(二)运动症状

1.肌力明显下降:晚期患者病变节段以下肌力明显减退,可出现肢体无力,严重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如行走困难、持物不稳等,不同年龄人群肌力下降后对生活影响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活动能力,成年人可能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性别差异在肌力恢复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主要是运动功能的严重受限。

2.肌肉萎缩加重:手部小肌肉萎缩可蔓延至前臂、上臂肌肉,甚至下肢肌肉也可能出现萎缩,导致肢体逐渐变细,运动功能进一步丧失,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因日常活动量等不同,肌肉萎缩进展速度和程度会有差别,病史较长者可能萎缩情况更严重。

(三)自主神经症状

1.严重皮肤营养障碍:皮肤营养障碍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皮肤溃疡、坏死等严重情况,由于自主神经功能严重紊乱,皮肤的修复和保护功能大幅下降,不同特殊人群如糖尿病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皮肤营养障碍可能更复杂且难以控制,因为糖尿病本身也会影响皮肤血液循环和代谢等,增加皮肤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大小便功能障碍:晚期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潴留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排泄功能,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不同年龄患者在大小便功能障碍后的护理和应对有差异,儿童可能需要更特殊的护理措施来保障其生理和心理发育,成年人则要考虑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四)其他晚期表现

1.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由于长期肌肉力量不平衡等因素,晚期可能出现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影响身体的外形和功能,不同年龄人群骨骼发育情况不同,儿童脊柱侧弯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平衡,成年人则可能加重腰背疼痛等不适,性别对骨骼畸形的发展和影响也有一定关联,比如女性在青春期等特殊阶段骨骼发育情况不同可能影响脊柱侧弯的进展。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病情进展速度缓慢,属于慢性病。脊髓空洞症患者脊髓内产生充满液体的异常空洞时,会导致感觉异常、营养障碍、肢体无力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做腰椎穿刺手术会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陈仲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腰椎穿刺通常在腰4-5腰5骶1进行,很少在胸12腰1进行。当然也有一些胸椎椎间盘突出从腰1以上会涉及到脊髓,只有穿刺到脊髓才会损伤到脊髓,最终有可能引起脊髓损伤或脊髓空洞。但脊髓空洞很少是由于穿刺引起的,多数是原发的病变。腰椎穿刺所在的位置都是马尾的位置,即使穿到硬膜囊内,也不至于损伤马尾,可以避开针尖,所以一般腰椎穿刺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中晚期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晚期的症状,上肢会出现手部肌肉的萎缩,皮肤营养障碍,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下肢也会出现温度觉或者是痛觉的消失,也可以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无力,严重的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所以,脊髓空洞症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中晚期的不可逆的损伤。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袁明武 主任医师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脊髓空洞症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会表现为分离性的感觉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有束带感。肢体运动和反射异常是脊髓空洞症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脊髓空洞症,在早期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进行脑积液的分流手术。
颈椎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颈椎脊髓空洞症表现为相应神经支配区的痛觉、运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损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前胸、后背、上臂等部位以及手的痛觉和温度觉的感觉障碍。患者的触觉和深感觉保留,也就是临床上出现的所谓分离性感觉障碍,也可以出现手部的骨间肌、鱼际肌等肌肉的萎缩或瘫痪,有时候上臂尺侧的肌肉也可以出现萎缩,严重的可以形成爪形手。
脊髓空洞症可以治愈吗
孙淑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根据目前引起脊髓空洞症的病因,以及医疗技术条件来说,是无法治愈的。脊髓空洞症大部分需要经过手术的治疗,通过相应的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但是还无法完全治愈病情。无法治愈并不等于不需要积极的治疗,通过积极的正规治疗后同样可使患者获得正常的生活,并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等。
颈椎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颈椎脊髓空洞症的症状主要是在胸前部、后背部、上臂部等部位痛觉缺失以及温度觉障碍。颈椎脊随空洞症导致神经的支配减弱或消失,患者不能感知痛觉和温度。受伤时患者因痛觉的丢失,往往不能发现伤口,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上述部位由于缺失了部分神经营养作用,肌肉会发生萎缩,患者手部骨骼肌发生萎缩出现肌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爪形手。
脊髓空洞症能治好吗
常克武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一小部分病人能治好。脊髓空洞症治疗首先要查明原因,最常见为颅底畸形。在小脑扁桃体疝时,枕骨大孔水平以下压迫脊髓中央管,而导致脊髓中央管脑积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脊髓空洞症。这时可以通过治疗畸形,缓解脊髓中央管的堵塞,从而治好空洞症。有些脊椎空洞症不能查明原因,临床征兆不是十分明显,可以通过手术引流方法进行治疗,多数病人都能缓解。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脊髓空洞症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症。在病变初期,病人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颈部、肩部、脊柱,四肢等部位出现疼痛。同时有肌肉痉挛,肌肉萎缩,出现痛觉丧失。有的病人还会有眩晕,声音嘶哑,睡眠障碍等临床表现。在病人患有脊髓空洞症后,需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能够延缓病变的速度。
脊髓空洞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变,是脊髓本身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楚,主要是以脊髓出现异常空洞充满液体,容易侵犯颈部脊髓;另外,好发人群是女性人群,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所以在病人患有脊髓空洞症后,需要尽早治疗、尽早诊断,多数的治疗手段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脊髓空洞症能治好吗
张进朝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是能够治好的疾病,具体的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加以判断。有些人脊髓空洞症症状比较轻微,这种情况下可以暂时临床观察,不要治疗;有些相对比较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的办法,而且效果不错,基本上能够恢复或者稳定不再发展;但是有些广泛性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就不能够治疗好,会有明显的后遗症。
脊髓空洞症手术多少钱
李怀龙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多样,根据病人手术的具体方案,每个必须的花费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单纯做上颈髓减压的病人,花费比较少,因为不需要特殊的耗材,一般两万到三万足够。但是针对需要做脊髓空洞分流的病人,可能需要三万多;部分病人如果合并有寰枢椎脱位或者其他问题,可能需要用更多的耗材,费用会达到五、六万以上。具体脊髓空洞症的病人需要花多少钱
脊髓空洞症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王汉斌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手术的时间取决于手术的方式、手术的复杂程度。比如后颅窝减压术,一般时间大约在2~3个小时,如果是进行内减压,即如果切开硬膜进行小脑扁桃体的切除,时间会相应的增加。如果患者存在寰椎脱位,需要对寰枢椎进行复位内固定,此种情况下花费的时间将会更长。在目前的现代医学情况下,有时会采用导航等手段来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所以耗费的时间可能
脊髓空洞症能治好吗
孙志杰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目前的医学的发展速度,轻度脊髓空洞症可以治好。但是,由于疾病严重程度,可能会出现预后不良的情况,也可能不能完全治愈。后期需要康复训练、应用神经营养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脊髓空洞症患者可以到正规的医院的神经外科进一步地诊断和治疗。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底畸形,这种颅底畸形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症状而不断加重。大约在患者成年以后,小脑扁桃体下疝会影响到脑脊液的循环,导致患者第四脑室,两个外侧孔受堵,因此就会不断冲击脊髓中央管,从而形成脊髓空洞症。
颈椎脊髓空洞症和脊髓型颈椎病
刘洪业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以青年人多见,好发于颈胸段,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缓慢而进行性加重,具有单侧或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肌肉萎缩无力、神经营养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脊髓性颈椎病可因椎体后缘骨赘压迫脊髓腹侧或脊前动脉造成脊髓空洞,常以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为主,极少出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改变,肌肉萎缩不明显。感觉运动障碍常始自远端向近端发展,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
脊髓空洞症症状
刘洪业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常有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神经营养障碍或延髓病变。主要的发病症状为一侧的颈肩部和上肢的麻木、疼痛、肌力减弱及头疼;也有手部肌肉萎缩多年的;常因痛觉温度觉丧失以致手部烫伤、烧伤而不知疼痛;还有的患者下肢僵硬、无力、麻木、行走困难,或者有眩晕、复视及跌倒的发作现象。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