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是常见肘部疾病,由前臂伸肌重复用力致慢性撕拉伤引起,肘部外侧疼痛且用力时加重。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有休息、物理治疗(冰敷、热敷、超声波、电疗)、药物、康复训练(伸展、力量训练),手术适用于长期非手术无效的严重患者,儿童一般不首选手术,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
一、什么是“网球肘”
“网球肘”医学上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患者会在肱骨外上髁处(肘部外侧)出现疼痛,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疼痛会加重,比如网球运动员在击球时、厨师切菜时等动作都可能引发疼痛,不过不仅仅是网球运动员会患此病,家庭主妇等经常使用手臂力量进行重复性动作的人群也容易患上。从病理角度看,是前臂伸肌总腱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局部会有充血、水肿,甚至少数患者会有肌腱纤维撕裂等情况。
二、网球肘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休息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减少引起疼痛的手臂活动,让受损的肌腱有机会自我修复。例如,避免长时间拧毛巾、反复屈伸肘关节等动作。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休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如果是因为过度使用手臂做重复性动作导致网球肘,要减少像过度玩耍中频繁的手臂伸展等动作;成年女性如果是因为家务劳动引发,要适当减少长时间拖地、擦玻璃等需要频繁使用手臂力量的家务;有基础病史如关节炎等的患者,更要严格休息,因为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肌腱的恢复能力。
2.物理治疗
冰敷:在疼痛发作的初期,可以每天冰敷数次,每次15-20分钟。冰敷能够减少局部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例如,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在肘部外侧,注意避免冻伤皮肤。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冰敷时要注意控制冰敷时间和冰袋温度,儿童皮肤较娇嫩,冰敷时间要更短,温度也不宜过低;老年人可能对温度感觉不敏感,更要注意防止冻伤。
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灵敏,容易烫伤皮肤。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促进局部组织的代谢,减轻炎症,缓解疼痛。它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肌腱组织,但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调整治疗参数。儿童患者身体组织较为娇嫩,治疗参数要适当降低;老年患者如果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要考虑超声波治疗对身体整体的影响。
电疗:包括干扰电、中频电等疗法,能够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电疗的参数设置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不同年龄的患者肌肉对电刺激的耐受程度不同,要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等参数。
3.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可能会受到药物的影响;对于有胃溃疡等基础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权衡利弊,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加重胃溃疡病情。
4.康复训练
伸展运动:进行前臂伸肌的伸展练习,比如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手臂伸直,手掌向下,然后用另一只手将手指向身体方向拉,保持15-30秒,重复多次。不同年龄的人群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柔韧性进行适当调整,儿童可以在家长帮助下进行轻柔的伸展,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老年人要缓慢进行伸展动作,防止因关节灵活性下降而受伤。
力量训练:在疼痛缓解后,可以进行一些前臂力量的渐进性训练,比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练习。但要注意训练的强度,逐渐增加负荷,避免再次损伤肌腱。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进行力量训练时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训练安全。
(二)手术治疗
对于经过长时间非手术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是切除部分损伤的肌腱、清理炎症组织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感染、复发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首先考虑手术治疗,因为儿童的身体还在发育中,手术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等,因为手术对身体的应激要求较高,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