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治疗需综合患者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方法,优先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牵引治疗、按摩推拿等)和康复理疗(热敷、针灸、理疗仪器治疗等),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等的成年人)、腰椎管狭窄症(有明显间歇性跛行等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成年人)等且需充分评估风险获益。
一、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物理治疗
1.运动疗法
核心肌群锻炼: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核心肌群锻炼有助于维持腰椎稳定性。例如平板支撑,可增强腹部、腰部及背部核心肌肉力量,但对于有严重腰痛急性期的患者需谨慎,应在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对于儿童,可通过简单的仰卧起坐(低强度版本)等游戏化方式进行核心肌群启蒙锻炼,但需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腰部过度受力。
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对腰痛有改善作用。快走时要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弯腰驼背,不同年龄人群速度和时间可调整,年轻人可较快速度走30分钟左右,老年人可适当减慢速度。游泳中,蛙泳等对腰部压力较小的泳姿能在锻炼全身的同时减轻腰部负担,儿童游泳需有家长陪同,选择适合其身体发育阶段的泳池环境。
2.牵引治疗
腰椎牵引:通过机械装置对腰椎进行牵引,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对于成年人,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一般牵引重量开始可较小,如5-10公斤,时间15-30分钟。但对于孕妇、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等需谨慎,孕妇牵引可能影响胎儿,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牵引可能导致椎体压缩等风险。儿童一般不采用牵引治疗,因其骨骼等发育尚未成熟,牵引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3.按摩推拿
专业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的按摩推拿可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对于成年人,按摩手法需根据腰部肌肉紧张程度和疼痛情况调整,轻柔的揉、按、推等手法。但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腰椎不稳定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若按摩不当可能加重病情。儿童如需按摩,需由专业的儿科按摩师进行,且手法要轻柔,避免对儿童未发育完全的脊柱造成损伤。
自我按摩:成年人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简单自我按摩,如用手掌揉腰部等,但要注意力度和方法。
(二)康复理疗
1.热敷
热毛巾或热敷袋热敷: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对于成年人,可将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需注意避免烫伤。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热敷,如需热敷需在成人监护下,控制温度和时间。
2.针灸
针刺穴位:通过针刺腰部及相关穴位调节气血流通,缓解腰痛。对于成年人,针灸穴位的选择和针刺深度等需由专业针灸医师操作。但对于孕妇,某些穴位针刺可能导致流产,需避免。儿童针灸需非常谨慎,一般不轻易采用,除非在专业儿科针灸医生评估后认为必要。
3.理疗仪器治疗
红外线理疗: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改善腰部血液循环。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红外线理疗仪使用方法略有不同,成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距离和时间,一般距离皮肤30-50厘米,时间10-20分钟。老年人皮肤较薄,要更注意距离和时间,避免灼伤。儿童不建议自行使用红外线理疗仪。
二、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缓解腰痛引起的炎症和疼痛,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禁忌,如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使用,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胃肠道反应等风险。
2.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等,可缓解腰部肌肉紧张,但使用时需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用药等。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出现下肢肌力明显减退、马尾神经综合征等情况的成年人,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儿童,很少有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的情况,除非有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等特殊情况。
腰椎管狭窄症:对于有明显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成年人,可考虑手术。老年人患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需考虑其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
2.手术方式
椎间盘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手术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
总之,腰痛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若需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则要充分评估相关风险和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