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不调的相关检查包括妇科专科检查(妇科体格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内分泌相关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及其他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妇科专科检查可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情况;内分泌相关检查能评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甲状腺功能状态;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附件形态结构;其他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不同年龄女性检查有不同特点及受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一、妇科专科检查
1.妇科体格检查
意义:通过对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视诊、触诊等,初步了解生殖器官的基本形态、大小、位置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可触及增大的子宫,附件炎可触及附件区增厚、压痛等。不同年龄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和健康状况不同,青春期少女检查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侵入性操作;育龄期女性检查要关注月经相关的生殖器官状态;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检查则需留意激素变化对生殖器官的影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妇科体格检查结果,而有妇科病史者检查时需重点回顾相关病史。
操作:医生会使用窥阴器检查阴道和宫颈情况,双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情况等。
2.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意义:TCT主要是检查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病变,HPV检测则是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或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因素。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这两项检查有助于排除宫颈病变对月经可能产生的间接影响,不同年龄女性筛查频率有所差异,一般25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TCT和HPV联合筛查;生活方式中吸烟、多个性伴侣等会增加HPV感染风险,从而影响检查结果判断;有宫颈病变病史者更需密切监测。
操作:通过宫颈刷取细胞进行检测。
二、内分泌相关检查
1.性激素六项检查
意义: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可以了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这些疾病常导致月经不调。不同年龄女性性激素水平有周期性变化,青春期女性性激素处于逐渐稳定阶段,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性激素水平不同,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生活方式中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可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性激素分泌异常;有内分泌疾病家族史者需更关注性激素六项检查结果。
操作:一般在月经来潮第2-5天(基础状态)抽血检查,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其他时期抽血。
2.甲状腺功能检查
意义:甲状腺激素对月经周期有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可引起月经不调。通过检查甲状腺激素(TSH、T3、T4等)水平,能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疾病发生率不同,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对常见;生活方式中碘摄入异常(过多或过少)会影响甲状腺功能,进而影响月经;有甲状腺疾病病史者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操作:抽血检测甲状腺相关指标。
三、超声检查
1.盆腔超声检查
意义:可以观察子宫和附件的形态、大小、结构,了解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经腹部超声检查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经阴道超声检查则不需要憋尿,但不适用于未婚女性等。不同年龄女性盆腔超声表现不同,青春期女性子宫、卵巢尚在发育中,超声表现有其特点;育龄期女性超声可清晰观察子宫附件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子宫萎缩等超声表现明显。生活方式中肥胖可能影响超声对盆腔器官的观察效果,有盆腔手术史者超声检查需注意与术后改变鉴别。
操作:分为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等方式。
四、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意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存在贫血。贫血可导致月经不调,不同年龄人群贫血原因不同,儿童可能因营养不良等导致贫血,老年人可能因慢性疾病等导致贫血。生活方式中饮食不均衡、长期失血等可引起贫血,进而影响月经情况。
操作: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
2.凝血功能检查
意义:了解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月经不调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凝血功能异常原因不同,新生儿可能因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等,成年人可能因肝病、服用某些药物等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生活方式中长期服用某些影响凝血的药物等会影响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操作:抽取静脉血进行凝血相关指标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