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相关检查包括妇科专科查体、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妇科专科查体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检查;实验室检查有性激素六项(含FSH、LH、E2、P、T、PRL)、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血常规;影像学检查有B超检查(含盆腔超声、三维超声)和MRI,不同年龄女性在各检查中的表现及意义不同。
一、妇科专科查体
1.外阴检查:观察外阴发育情况、有无畸形、皮肤色泽、有无溃疡、赘生物及弹性等,了解是否存在局部病变影响月经,不同年龄女性外阴发育及健康状况有差异,青春期女性与更年期女性表现可能不同,比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激素变化出现外阴皮肤色素改变等情况。
2.阴道检查:查看阴道黏膜情况、分泌物性状等,判断有无阴道炎症等情况,阴道炎症可能间接影响月经,不同生活方式女性感染阴道炎风险不同,如性生活频繁女性相对风险稍高。
3.宫颈检查:观察宫颈大小、外形、有无糜烂、息肉等,宫颈病变有时可能影响月经相关激素调节等,有流产史等病史女性宫颈情况可能有不同表现。
4.子宫及附件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大小、位置、质地及活动度,附件(输卵管、卵巢)有无增厚、压痛及包块等,子宫本身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会直接导致月经不调,不同年龄女性子宫及附件疾病发生情况不同,育龄期女性子宫肌瘤相对多见,更年期女性附件病变需警惕肿瘤可能。
二、实验室检查
1.性激素六项
促卵泡生成素(FSH):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促进卵泡成熟及分泌雌激素,卵泡期正常值一般为5~10mIU/ml,排卵期8~12mIU/ml,黄体期2~8mIU/ml,绝经期>40mIU/ml,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数值有正常范围,青春期女性FSH水平可能处于变化阶段,围绝经期女性FSH会明显升高。
促黄体生成素(LH):促使排卵和黄体生成,以促进黄体分泌孕激素,卵泡期正常值5~20mIU/ml,排卵期30~100mIU/ml,黄体期4~10mIU/ml,绝经期<10mIU/ml,LH与FSH比例异常等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生活不规律女性可能影响LH水平。
雌二醇(E2):由卵巢卵泡分泌,促进子宫内膜增生等,卵泡期正常值25~150pg/ml,排卵期100~400pg/ml,黄体期50~200pg/ml,绝经期<20pg/ml,年龄不同雌二醇水平不同,青春期前女性雌二醇水平较低,育龄期女性随月经周期变化。
孕酮(P):由卵巢黄体分泌,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卵泡期<1ng/ml,黄体期5~15ng/ml,绝经期<1ng/ml,怀孕后孕酮会升高,有月经不调女性若怀疑黄体功能异常可检测孕酮。
睾酮(T):女性体内睾酮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少量由卵巢分泌,正常女性血清睾酮值0.2~0.8ng/ml,增高时称高睾酮血症,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肥胖女性可能睾酮水平偏高。
泌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促进乳腺发育及乳汁分泌,非孕期正常值2~25ng/ml,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升高,月经不调女性若有泌乳等情况需检测PRL,某些药物可能影响PRL水平。
2.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素(TT4):血清中甲状腺素大部分与蛋白结合,仅0.03%呈游离状态(FT4),TT4正常范围4.5~11μg/dl,FT4正常范围0.8~1.8ng/dl,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引起月经不调,不同年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不同,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疾病相对多见。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正常范围80~200ng/dl,FT3正常范围2.5~4.0pg/ml,甲状腺功能异常时TT3、TT4、FT3、FT4会相应改变,进而影响月经。
3.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对于怀疑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导致月经不调的女性,需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血糖及胰岛素异常可能引起月经紊乱,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女性更需关注。
4.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情况,月经不调常可导致贫血,通过血红蛋白等指标判断贫血程度,不同年龄女性贫血原因可能不同,青春期女性可能因月经量多等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期女性多种原因可引起贫血。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盆腔超声:可以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内膜厚度、有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大小、有无囊肿及卵泡发育情况等,经腹部超声需憋尿,经阴道超声无需憋尿但不适用于无性生活女性等,不同年龄女性B超表现不同,青春期女性可能因卵巢功能未完全成熟出现卵泡发育异常等情况,更年期女性子宫及卵巢会有相应萎缩性改变。
三维超声:能更清晰显示子宫及内膜结构等,对于诊断子宫畸形等有帮助,子宫畸形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先天性子宫畸形女性在青春期可能就表现出月经异常。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盆腔内一些复杂病变,如怀疑有垂体微腺瘤影响激素分泌导致月经不调时,MRI可更精确检测垂体情况,尤其是对于泌乳素瘤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有垂体相关症状女性需考虑进行MRI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