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得恐惧症

来源:民福康

恐惧症的发生受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等多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其有家族易感性;神经生物学因素中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神经递质失衡会影响恐惧情绪调节;心理社会因素里早期经历(童年创伤、不当家庭教育)、生活事件与压力(重大生活事件、长期慢性压力)、社交因素(社交创伤、缺乏社交技能)均可能引发恐惧症,不同年龄段受各因素影响情况有别。

神经生物学因素

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大脑中的一些结构与恐惧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如杏仁核、海马体等。杏仁核在恐惧反应的产生和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当个体面临恐惧刺激时,杏仁核会被激活,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果杏仁核出现结构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对恐惧刺激的处理失衡。例如,有研究发现恐惧症患者的杏仁核体积可能存在一定变化,或者其对恐惧相关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海马体则与记忆的形成和情感调节有关,它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过去恐惧经历的正确评估和调节,从而使恐惧情绪难以消退。在不同年龄层中,儿童时期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神经生物学机制相对脆弱,若此时大脑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更易引发恐惧症;成年人如果因为脑部创伤、疾病等导致神经生物学因素改变,也可能患上恐惧症。

神经递质失衡: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在恐惧情绪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清素被认为与情绪的稳定有关,血清素水平降低可能增加恐惧症的发病风险。例如,当血清素功能异常时,大脑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下降,个体更容易对各种刺激产生过度的恐惧反应。多巴胺参与了奖赏机制和情绪调节,多巴胺系统的异常可能影响个体对恐惧刺激的应对方式。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的不足会导致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使得个体更容易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神经递质系统的稳定性不同,儿童时期神经递质系统尚在发育中,相对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失衡从而引发恐惧症;成年人可能因为压力、疾病等因素导致神经递质失衡,进而患上恐惧症。

心理社会因素

早期经历

童年创伤:童年时期如果经历过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如被虐待、遭受意外惊吓等,会显著增加成年后患恐惧症的风险。例如,一个儿童在童年时期被狗严重咬伤,那么他在成年后可能对狗产生强烈的恐惧症。早期经历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应对机制,创伤性事件会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使得个体在面对类似或相关刺激时,产生过度的恐惧反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创伤的承受能力不同,年龄越小,受到童年创伤后对心理的影响可能越深远,更易在未来发展为恐惧症。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可能引发恐惧症。例如,过度保护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使孩子缺乏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当孩子独自面对一些情境时就容易产生恐惧。而过于严厉、苛刻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进而发展为恐惧症。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过度保护或严厉的教育方式影响不同,幼儿时期过度保护可能使孩子难以适应外界变化,容易恐惧新环境;青少年时期严厉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其在面对社交等情境时产生恐惧。

生活事件与压力

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失业、离婚等,可能成为引发恐惧症的诱因。当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时,心理上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超出了其自身的应对能力,就可能导致恐惧情绪的产生并发展为恐惧症。不同年龄的人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时反应不同,年轻人可能在面对失业等事件时更容易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储备而患上恐惧症;老年人面对亲人离世等重大事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也可能引发恐惧症。

长期慢性压力:长期处于慢性压力状态下,如长期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会使个体的心理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逐渐增加患上恐惧症的可能性。长期慢性压力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进而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功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长期慢性压力的来源不同,上班族可能长期面临工作压力,不同年龄段的上班族应对压力的方式和承受能力不同,年轻上班族可能更易因为长期压力出现心理问题引发恐惧症;老年人群体如果面临经济压力等长期慢性压力,也可能导致恐惧症的发生。

社交因素

社交创伤:在社交场合中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如被人当众羞辱、遭到排挤等,可能引发社交恐惧症。例如,一个人在社交活动中被他人恶意嘲笑,之后可能对社交场合产生恐惧,害怕再次经历类似的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社交创伤对其影响不同,青少年时期社交处于重要发展阶段,社交创伤可能对其社交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容易发展为社交恐惧症;成年人如果在工作社交等场合经历创伤,也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

缺乏社交技能:缺乏有效的社交技能,在社交互动中总是处于劣势或不自信的状态,也可能导致个体对社交产生恐惧。例如,一个人不善于沟通交流,在社交场合中总是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长期如此就可能害怕参与社交活动。不同年龄的人学习社交技能的能力和社交需求不同,儿童时期缺乏社交技能可能影响其同伴关系发展,进而可能在未来发展为社交相关的恐惧症;成年人缺乏社交技能可能在工作、生活社交中遇到困难,引发恐惧症。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指对社交场合存在恐惧、忧虑等心理,属于恐惧症的一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恋爱恐惧症怎么治疗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恋爱恐惧症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催眠疗法。1.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帕罗西汀等药物控制患者的焦虑以及惊恐发作,使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保持稳定的情绪,并注意观察是否存在不适的症状。2.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治疗、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强迫疗法、情景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方
社交恐惧症能治好吗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社交恐惧症通常是可以治好的。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出现强烈的害怕和回避行为。在临床上通常可以采取抗抑郁药如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以及抗焦虑药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并进行认知行为疗法(CBT)、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等
结婚恐惧症是什么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结婚恐惧症是一种在结婚前出现的焦虑、不安和恐惧情绪。 结婚恐惧症是指临近婚期的准新人在面对婚姻时产生的一种恐惧和逃避的心理状态,这种病症较为常见,多发于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人群。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回避心理、性格改变、易怒等症状,还可能伴随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并发症,他们可能会过度担心婚姻生活的持久性、
巨大恐惧症的医学解释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巨大恐惧症是一种特定的恐惧症,表现为对巨大物体或结构感到极度恐惧和不适的心理状况。 患者面对大型物体时可能会感到强烈的恐惧感和焦虑症状,例如心慌、呼吸急促、出汗、颤抖,甚至可能出现恶心或晕厥的情况。这种恐惧感往往超出了理性范围,并且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造成困扰。如果身边的人有类似的症状,建议寻
结婚恐惧症的表现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结婚恐惧症的表现包括情绪问题、身体症状、行为改变等。 1.情绪问题 对婚礼筹备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感到焦虑,担心出现问题。对婚后生活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担心自己无法适应。 2.身体症状 在面对婚礼相关事务时,心跳加速,甚至出现心慌的感觉。感到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手心、脚心出汗,甚至出现盗汗
结婚恐惧症有什么表现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结婚恐惧症的常见表现包括情绪问题、行为问题、认知问题等。 1.情绪问题 对婚礼筹备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感到担忧和不安。对婚姻生活的不确定性感到害怕,担心未来的生活。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 2.行为问题 避免讨论婚礼或婚姻相关的话题。减少与他人的社交活动,喜欢独自待着。对婚礼安排或伴侣的要求产生反抗情
结婚恐惧症的症状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结婚恐惧症的常见症状包括焦虑和不安、担忧和恐惧、情绪波动、逃避行为等。 1.焦虑和不安 对即将到来的婚礼感到过度焦虑和不安,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抖等身体反应。 2.担忧和恐惧 对婚姻生活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和恐惧,例如担心婚姻失败、与伴侣相处不好等。 3.情绪波动 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出现
什么是性病恐惧症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性病恐惧症的患者是属于一种强迫性精神障碍的疾病。性病恐惧症主要分为无病自恐,和病后恐惧两种。无病自恐的患者主要是指自己本身并没有性病,但是曾经有过不干净的性生活,接触过患有性病病人使用过的物品,或者是接触过性病患者以后,怀疑自己得了性病。病后恐惧的患者主要是指患者在得了性病以后自己产生一定的恐惧,紧
如何消除幽闭恐惧症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可以经过服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来消除幽闭恐惧症。口服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采用认识治疗、系统脱敏法和暴露疗法等心理治疗,分析恐惧对象,建立对恐惧空间的正确认知,逐渐尝试进入恐惧空间,减小恐惧反应,直至消除恐惧心理。同时学习自我放松,控制焦虑情绪,试着慢慢地进入到让自己恐惧的幽闭环境。
焦虑症及社交恐惧症怎么治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治疗焦虑症以及恐惧症可以选择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服用苯二氮卓类药,如氯硝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这些药物都有很好的抗焦虑的作用。心理治疗可以考虑选择行为主义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表现出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什么是恐惧症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恐惧症是指对特定人、物或者场景有按捺不住恐惧,紧张心理,这种恐惧和紧张可能会使得脸红,或者有心悸、气急、出汗,甚至让血压发生改变,恶心、晕厥等。恐惧症会有一系列外在表现,判断恐惧症需要标准,对特定对象会引起强烈恐惧,有焦虑不安,去竭力回避,和焦虑症不一样,焦虑症没有特定对象,而恐惧有特定明确对象,患者同时会认识到,这种回避反应可能是不必要
恐惧症的病因是什么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恐惧症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了,截至目前为止,认为跟生理、心理还有社会因素有关。恐惧症一般好发于青壮年,不具有传染性,但和遗传可能有一定相关性。从脑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恐惧症患者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存在一定生物学基础,前扣带回皮质、杏仁核、海马区域,血流是相对正常人群增强。从神经递质假说来说,也会发现恐惧症患者他体内神经递质出现了失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特点是明显而持久害怕社交性情境。或者害怕可能诱发使人感到尴尬社交行为和活动。一旦面临这种场景以后,患者往往会觉得手足无措,因此会比较害怕,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说会出现严重焦虑反应。患者很清楚,这种反应过分,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控制,因为害怕在人前出丑,或者害怕难看,会尽力地去回避,这种类似社交场合,回避又反过来影响
怎样消除密集恐惧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密集恐惧症如果比较严重,会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影响,患者可以在心理咨询陪伴当中,慢慢去适应一些密集情况或者环境,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直接面对这样环境来逐渐适应,这样能够有效缓解面临这样情况所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惧等症状。另外,也可以采用一些方式方法,比如深呼吸。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时,可以采用深呼吸来慢慢放松自己身体和情绪,这样都能够起到很好效
有社交恐惧症怎么克服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可以通过给予积极暗示的方法有效改善,比如经常对着镜子告知自己有很多优点,同时也认为自己比较优秀,给予自己积极暗示能够提升自信。另外,也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能够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等方法应用,都能够有效改善。如果通过上述方式不能够很好改善,需要及时咨询心理咨询师或者寻求精神科医生帮助改善。
怎样治焦虑恐惧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诊断为焦虑症或者恐惧症时,一定要根据症状以及病程的长短严重程度,在精神科医生的评估下科学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症状比较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症状比较轻的在院外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要有很好的依从性,按时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治疗过程中出现情绪变化时,能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改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