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肌肉酸痛常见原因有肌肉劳损(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腰椎间盘突出(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关)、腰部受凉(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关);表现有疼痛特点(不同原因疼痛特点不同)和伴随症状(不同原因伴随症状不同);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预防要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方面着手;缓解可通过非药物干预及特殊人群注意相关方式进行。
一、腰部肌肉酸痛的常见原因
(一)肌肉劳损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机能会逐渐衰退,中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出现肌肉劳损导致腰部酸痛。比如,一些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由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发生劳损。
生活方式:长期伏案工作、久坐不动的人群,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容易引起肌肉疲劳和劳损。例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保持坐姿,腰部肌肉缺乏活动,就可能导致酸痛。还有长时间弯腰劳作的人,如农民长时间弯腰种地,也易使腰部肌肉受损出现酸痛。
病史影响:既往有腰部肌肉损伤史的人,再次受伤或恢复不佳时,更易出现腰部肌肉酸痛。比如曾经有过腰部扭伤但未完全康复的人,腰部肌肉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反复出现酸痛。
(二)腰椎间盘突出
年龄性别:多见于20-50岁的人群,男性相对女性更易患腰椎间盘突出。这可能与男性的体力活动相对较多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的退变加剧,增加了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长期腰部负重过大的人,如举重运动员等,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突出。另外,不良的坐姿、睡姿等也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比如长期弯腰驼背的姿势会使腰椎间盘受力不均,促进退变和突出的发生。
病史影响:有家族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患病几率相对较高。而且如果既往腰部有外伤史,会进一步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因为外伤可能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和损伤。
(三)腰部受凉
年龄性别: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体质较弱的人更易因腰部受凉出现酸痛。比如儿童如果穿着过少导致腰部受凉,也可能出现腰部肌肉酸痛;女性在生理期或产后身体较为虚弱,腰部受凉后更容易引发酸痛。
生活方式: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停留、睡觉着凉等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腰部受凉。例如,冬天在寒冷的室外工作或活动时没有做好腰部保暖,睡觉时踢开被子使腰部暴露在冷空气中,都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痉挛和酸痛。
病史影响:有腰部基础疾病的人,如本身有腰部肌肉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时,腰部受凉会加重病情,导致酸痛更明显。
(四)强直性脊柱炎
年龄性别:多见于16-3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几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生活方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但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环境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从而导致腰部肌肉酸痛。
病史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增加。而且早期的炎症等病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逐渐累及腰部肌肉等组织,引起酸痛等症状。
二、腰部肌肉酸痛的表现及检查
(一)表现
疼痛特点:肌肉劳损引起的腰部酸痛多为胀痛、隐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在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劳累后又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部酸痛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麻痛等。腰部受凉引起的酸痛通常是突然出现的酸痛,可能伴有腰部肌肉的僵硬感。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腰部酸痛往往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有晨僵现象,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持续加重,且可能伴有脊柱活动受限等表现。
伴随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强直性脊柱炎除了腰部酸痛外,还可能出现脊柱畸形等表现;腰部肌肉劳损一般没有明显的下肢症状,但可能会有腰部活动范围轻度受限。
(二)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腰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按压腰部肌肉,判断是否有压痛部位;检查腰部的活动度,了解是否存在活动受限等情况。对于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还可能进行直腿抬高试验等特殊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腰椎的骨骼结构,看是否有骨质增生、腰椎间隙变窄等情况;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的情况,是否有突出、突出的程度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腰部肌肉、椎间盘、神经等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椎间盘突出、神经受压等情况。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等。
三、腰部肌肉酸痛的预防与缓解
(一)预防
年龄方面:中老年人要注重腰部肌肉的锻炼和保养,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腰部运动,如太极拳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儿童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受凉,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性别方面:男性在从事体力劳动时要注意腰部的保护,女性在生理期、产后等特殊时期更要加强腰部保暖和护理。
生活方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腰部。进行体力劳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过度负重。注意腰部保暖,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
病史方面:有腰部基础疾病病史的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预防腰部肌肉酸痛的复发。
(二)缓解
非药物干预:对于腰部肌肉酸痛,可以通过休息来缓解,避免腰部过度活动。热敷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方法,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酸痛。适当的腰部按摩也能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但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避免加重损伤。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如猫式伸展等,增强腰部肌肉柔韧性,缓解酸痛。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出现腰部肌肉酸痛时,家长要避免让儿童进行剧烈的腰部运动,可通过轻柔的按摩和热敷等方式缓解,同时要纠正儿童不良的坐姿等生活习惯。女性在生理期或产后出现腰部酸痛,要注意休息和腰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可选择温和的腰部舒缓方式。老年人出现腰部肌肉酸痛时,要注意运动的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加重酸痛,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的康复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