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前者腰痛早发,下肢放射性痛典型,神经损害相对局限;后者以间歇性跛行为主,神经损害更广泛,大小便障碍常见。X线、CT、MRI检查各有特点,非手术治疗均有应用但侧重点不同,手术治疗指征和方式也有差别,不同人群患病后治疗和预后因自身情况而异。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其病理机制包括先天性椎管发育狭窄、腰椎退行性变(如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等)、医源性因素(如腰椎手术后瘢痕组织形成等)。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长期腰椎劳损、退变等因素相关。

临床表现差异

疼痛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可伴有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是其典型表现,疼痛沿神经根走行部位放射,如腰4-5椎间盘突出常引起小腿外侧及足背内侧放射性疼痛,腰5-骶1椎间盘突出常引起小腿后外侧及足底放射性疼痛。疼痛多在行走、咳嗽、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加重。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需停下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复发。腰痛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伴有下肢放射痛,但一般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且下肢放射痛可在休息后较快缓解。

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如足背伸或跖屈无力等;感觉障碍表现为下肢皮肤感觉减退,如小腿外侧、足背内侧或足底等部位感觉异常;反射异常主要是受累神经根对应的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腰4-5椎间盘突出常表现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腰5-骶1椎间盘突出常表现为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椎管狭窄症:神经功能损害相对更广泛,除了下肢肌力、感觉、反射异常外,还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这是因为椎管狭窄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可导致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情况,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马尾神经压迫症状相对较少见。

影像学检查差异

X线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可发现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退变表现,但这些表现并非特异性改变,不能直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有助于排除其他骨性病变。

腰椎管狭窄症:X线平片可显示腰椎椎体骨质增生、椎管管径变小、腰椎侧弯等表现,如可见椎管矢状径小于12mm提示椎管狭窄可能。

CT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等,能看到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的情况,还可观察到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

腰椎管狭窄症:CT可明确椎管狭窄的类型(中央型、侧隐窝型等),能看到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导致椎管狭窄的具体结构异常,可测量椎管各径线以判断是否存在狭窄。

MRI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可全面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髓核突出的部位和程度、神经根受压情况等,能清晰显示脊髓、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关系,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

腰椎管狭窄症:MRI可直接显示椎管内的结构,能明确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的部位和程度,还可观察到脊髓有无变性等情况,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治疗原则差异

非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适用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包括卧床休息,一般需严格卧床3-4周,之后佩戴腰围逐渐下地活动;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减轻疼痛和炎症,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营养受损神经。

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治疗也为基础治疗方法。同样需要卧床休息,物理治疗等,但对于间歇性跛行明显的患者,康复锻炼中的腰背肌锻炼可能更为重要,通过加强腰背肌力量,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减轻椎管内压力。药物治疗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但对于椎管狭窄导致的神经缺血缺氧情况,可适当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

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当患者出现严重神经根压迫症状,如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等情况时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如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和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指征相对更严格,当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生活、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时考虑手术。手术目的是扩大椎管容积,解除神经压迫,手术方式有单纯椎管减压术、减压加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等,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时,治疗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更需谨慎评估手术收益与风险;女性患者怀孕、哺乳期等特殊时期需考虑治疗对胎儿或自身哺乳的影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在治疗后需注意工作方式的调整以防止疾病复发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并且纤维环部分或者全部破裂,髓核突出时刺激或者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引起的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自愈?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不能自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间盘退变、慢性损伤、遗传等因素有关。患病期间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会下降,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会出现裂隙,属于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一般不能自愈。但是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比如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控制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自愈吗?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愈的可能性比较低。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腰椎退行性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导致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造成的慢性脊柱疾病。患者如果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可能会导致疾病不断进展,最终产生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但是,早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果积极进行治疗,有可能被治愈。 建议腰椎
针灸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针灸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刺激患者的肾俞、腰阳关、夹脊穴等穴位舒筋活血,促进局部的代谢活动以及血液循环,消除腰椎的炎性水肿,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同时针灸治疗可以减轻神经根的牵张力,改善腰部疼痛的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急性发作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下床活动时可以佩戴
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如何治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增加休息的时间,而且要以睡卧硬板床休息为主,避免久坐、久站,不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尽量减轻腰椎、颈椎的负担。其次,疼痛严重的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痛,比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部分患者还可以进行颈部或腰椎的按摩、推拿、针灸,改善血液循环。部分患者有神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包括腰部损伤积累、椎间盘退变、腰椎发育异常和遗传等,诱发因素有腰部急性外伤、长期重体力劳作、长时间伏案工作或者是从事处于颠簸状态的工作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肌肉松弛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等进行治疗,也可以采取针灸、按摩
椎管狭窄手术风险有多大?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管狭窄手术风险不大,因为腰椎管狭窄手术属于中等手术,是骨科比较常规的手术,基本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切勿过度紧张和焦虑,同时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腰椎管狭窄手术的风险也越来越低,常见的手术方法有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骨融合内固定术和椎板开窗、椎管扩大成形术等。建议准备做腰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治疗好?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出现症状可以视情况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脱水剂或者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适当地做物理治疗,如针灸、牵引、推拿或者按摩等,并还需要配合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功能锻炼等。如果经过三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好,并且腰腿疼痛的症状明显,还可以选择手术治
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椎间盘突出症以对症治疗为主,若出现炎性疼痛的现象,需要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双氯芬酸、布洛芬等。若存在肌肉痉挛的情况,需要使用肌肉松弛类药物,比如氯唑沙宗、替扎尼定等。若出现神经水肿的情况,需要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若出现半年以上颈肩疼痛以及麻木等症状,影响工作以及生活,需要采取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的症状,疼痛可呈放射性,导致臀部、小腿部位疼痛,病情继续发展后会出现下肢麻木、下肢肌力下降的情况,甚至出现了间歇性跛行的病症。若是患者腰椎骨骼压迫马尾神经可能会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建议患者掌握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期久坐或是弯腰,疼痛不适时可以采取针灸、按摩松解局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要尽量选择睡硬板床,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的抗炎镇痛药物缓解疼痛的症状,同时可以在局部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促进症状的好转,如果已经出现神经根的水肿症状,需要静脉输注甘露醇等脱水剂缓解症状。除了用药和休息外,患者可定期做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牵引等中医理疗减少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和膝关节有关系吗
罗民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除了出现明显的神经根受压造成膝关节以下小腿疼痛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出现明显的双膝关节运动不协调,感觉膝关节走路发纣,最后导致膝关节疼痛。对于在X线拍片上,看膝关节没有改变,在磁共振检查上也仍然没有改变,此时膝关节的疼痛不适的原因,便会被临床忽略,有时甚至认为是膝关节炎,用药物治疗,但是久治不愈,最后导致膝关节磨损
腰椎间盘突出睡觉姿势是什么
刘垒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日常起居以及生活中需要注意很多事项,尤其是久坐时,对腰椎间盘的压力比较大,所以要减少久坐,尤其在电脑前久座的时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休息时也尽量平躺位、平卧位,有利于椎间盘压力的释放。另外应尽量睡硬板床,能够保证脊柱整个形态是正常的。此外,需要注意腰椎温度的保护,保证腰部不受到寒凉刺激。
TI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及椎管狭窄
吕浩然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三级
腰椎滑脱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通过微创Quadrant系统辅助下MIS TILIF手术治疗能有效减少对椎旁肌及腰椎后方骨结构的破坏,降低术后慢性腰背痛的发病率。Quadrant微创系统可扩张通道系统,通过逐级扩张,通道系统令软组织膨胀,原理是撑开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达到手术操作区域,能精确到达手术区域,在直视下完成椎管减压、椎体复位、椎骨间,
腰椎间盘突出怕冷吗
孙淑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突出是怕冷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受到腰部寒凉刺激后会引起腰背部肌肉紧张以及痉挛,造成腰背部肌肉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炎性组织渗出增多,多会加重腰背部疼痛的症状,并会造成神经根水肿。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还可以采取理疗的方法,减轻局部症状。平时要减轻腰背部负重以及受力。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增生是一样吗
孙淑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增生是不一样的,但两者紧密相连。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过度劳损以及外伤等因素所造成的纤维环破裂,引起髓核突出而导致的一种临床病症。而腰椎增生是正常的腰椎生理性退行性改变现象。腰椎增生是一种更为广义的临床概念,其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方面。腰椎增生轻度不会造成任何不适症状,重度会造成神经以及脊髓的压迫产生疼
腰椎间椎管狭窄怎么治
孙淑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有:第一,腰椎管狭窄早期多是由于非骨性狭窄所造成的,可以采取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卧床休息,进行适当的腰背肌功能锻炼,配合非甾体的抗炎镇痛药物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应用进行治疗。第二,腰椎管狭窄若程度较重,且是由于骨性狭窄所造成的。这时非手术治疗效果一般不佳,需要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解除脊髓以及神经的压迫。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