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和智力障碍的区别
智力低下一般指智力障碍,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智力低下或智力障碍在医学上的正规解释是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属于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是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环境因素有孕期母体感染、孕妇抽烟喝酒、孕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严重贫血、早产、难产、脐带绕颈、新生儿严重感染、缺氧、外伤、风疹、百日咳、脑膜炎、碘缺乏、营养不良等。
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智力和社会适应困难。患者在语言、计算、阅读、理解、运动、生活自理等方面明显低于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其中轻度患儿智商在50-69之间,中度患儿智商在35-49之间,重度患儿智商在20-34之间,极重度患儿的智商在20以下。
针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主要以教育和康复训练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教育和康复训练治疗需要老师、家长、专业的康复训练师共同参与,对患儿进行科学、有计划性地训练,努力帮助患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治疗有支持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治疗等,重点在于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促使患者尽快独立。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性治疗,比如有明显精神兴奋、攻击行为的患儿,可以给予奋乃静、氟哌啶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存在抑郁或者强迫行为的患儿,可以给予氟西汀、帕罗西汀治疗。如果是痉挛性瘫痪的患儿,可以考虑采取脊神经根切断术治疗。
了解疾病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