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梅毒一般指胎传梅毒,可能在出生后2~3周左右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后1~2个月内发现,还可能到2岁以后才能发现,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梅毒性鼻炎、骨损害、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以及其他症状,具体如下:
1、皮肤黏膜损害
皮肤黏膜损害通常在胎儿出生后2~3周左右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粉红、红色多形性斑丘疹,之后会变为棕褐色,并且有细小脱屑,常发生于手掌、足底等部位,口周和肛周常形成皲裂。
2、梅毒性鼻炎
有些患儿出生后1~2个月内会发生梅毒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黏膜溃疡,排出血性黏稠分泌物,堵塞鼻孔可造成呼吸困难、吸吮困难等症状。当鼻黏膜溃疡累及鼻软骨时形成鞍鼻,可累及喉部引起声嘶。
3、骨损害
骨损害包括骨软骨炎、骨髓炎、骨膜炎等,患儿可能会出现肢体疼痛、不能活动等症状,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骨、软骨骨膜炎改变。
4、全身淋巴结肿大
胎传梅毒也有可能会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多表现为滑车关节周围无触痛淋巴结肿大。
5、肝脾大
在临床上,大部分梅毒患儿会表现为肝脾大,其中还有部分患儿会伴有梅毒性肝炎,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等症状。
6、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肌炎、肺炎、肾炎等症状。部分患儿2岁前不会出现任何症状,2岁以后会出现楔状齿、马鞍鼻、间质性角膜炎、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