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 >HPV病毒也是个大家庭,了解其型别分布

HPV病毒也是个大家庭,了解其型别分布

平时大家总能从健康类的文章或视频节目听到HPV病毒,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病毒,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完全正确的。HPV病毒是个统称,跟B族维生素一样,它是个很庞大的家族。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这是一种主要通过皮肤黏膜组织感染的病毒,目前已知的类型有100多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低危型的,就是对人体伤害较小,基本可自行清除的病毒。还有一种是高危型的,致癌风险相对较高的病毒。HPV病毒主要是通过皮肤传播接触,病毒传播的前提是皮肤有微小的破损。

HPV是个大家庭,具体可以分为两派。

1) 高危型HPV ——即持续感染会引起某类癌症(最常见的是宫颈癌),提到HPV和宫颈癌,很多人会不自觉的划等号,其实宫颈癌只是HPV感染可引起的其中一种癌。HPV高危型的病毒的主要型别有16、18、26、31、33、39等,它们是引起外生殖器瘤、宫颈癌等恶性病变的主要因素。

2) 低危型HPV ——有这样一种说法,是HPV感染非常常见,有80%的人一生会感染一次,可能很多人感觉这是夸大其词,其实不然,HPV感染确实常见,只不过多数人没有感觉是因为感染的低危型的,这种类型的病毒不会引起癌变,主要型别有6、11、40、42等;可诱发疣体病变的低度上皮瘤变。

感染了HPV之后并非立即会发病,受到不同分型和个人体质的原因,其潜伏期有长有短,有些长的可达3、4个月或更久;有些可能较短,1、2个月就发病。

在众多分型中,可能大家最为耳熟的就是16和18型,因为它俩是宫颈癌的高致危因素。检查的时候需要发现这两项为阳性,则就代表感染了这两种分型。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感染了这两种类型的病毒就意味着会得宫颈癌。其实这两种病毒只是会引起该癌的一种因素,会增加患癌的风险,二者并不是等同的关系。所以即便是检查出来也不用恐慌,定时复查,平时积极提高自身免疫力,洁身自好,不频繁更换性伴侣,注意个人卫生,积极的接受治疗,是可以转阴的。

总之,HPV有很多种分型,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无论哪种分型,都需要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等,感染了高危型的病毒的人则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这样才可以降低反复感染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妇女子宫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的Meta分析》 2007年10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 《应用芯片技术对上海地区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2009年《上海医学》

[3]《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变筛查中的作用》

发布于 2022-04-14   浏览4.04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 温馨提示 —

android浏览器点击下方“”分享

ios浏览器点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