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30怎么治疗
血小板30一般指血小板计数为30*10^9/L,属于血小板偏低的表现,可见于化疗后副反应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疾病,根据这些病因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化疗后副反应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如果血小板计数为30*10^9/L,属于血小板偏低的表现。如果是癌症患者,目前正使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多考虑是化疗后副反应,因为在进行化疗时,部分药物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如环磷酰胺、卡铂等,这类药物会抑制人体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从而造成血小板生成减少,使得血小板计数减少。
随着化疗结束,部分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可逐渐恢复,血小板数量会逐渐增多,患者日常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即可。如果血小板进一步下降,医生可能会调整化疗方案,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治疗。
2、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如果攻击血液系统,造成血液系统损害,不断破坏血小板,便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摔倒,以免引起出血,同时还需加强营养,多进食富含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另外,还需遵医嘱选择甲泼尼龙、甲氨蝶呤以及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必要时,可以进行输注血小板治疗,以防止出血。
3、脾功能亢进
脾脏具有过滤血液的作用,所以一旦发生脾功能亢进,可能会将正常细胞一并清除,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从而使血小板数量减少。同时,脾功能亢进会导致脾脏增大,便会容纳更多的血小板储留在脾脏,使外周血循环当中的血小板减少。
患者平时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受到撞击,避免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导致脾脏破裂。当血小板过低引起出血时,可静脉输注血小板治疗,以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比如脾切除术、经皮非切除性脾脏栓塞术等。
除以上原因外,此类情况还可能与白血病有关,可以采取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相关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完善骨髓检查、超声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待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随着病情得到控制,部分患者血小板数量可有所升高,无需过于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