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高怎么处理

来源:民福康

总胆红素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胆结石等疾病因素有关,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详情如下:

一、生理因素

新生儿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可出现生理性总胆红素数值升高现象。

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在出生一周后总胆红素的水平会自行恢复正常。

二、疾病因素

1、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病可损害肝脏组织,使肝脏组织中的胆红素进入血液中,造成总胆红素的数值升高。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等,能够清除病毒感染,促进病情恢复,病情恢复后,总胆红素水平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该病经过积极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肝硬化。

2、胆结石

总胆红素升高与高胆固醇饮食、肥胖、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结石可阻塞胆道影响胆汁排泄,造成总胆红素的数值升高。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利胆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等进行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药物治疗不佳时,应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胆囊结石,可以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结石,可以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取石术。结石去除后,总胆红素升高的现象也会改善。胆结石经过积极规范治疗后,预后一般较好。若未及时治疗,可并发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

患者被查出总胆红素偏高时,还应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比如血常规、血生化、骨髓检查等,明确病因后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无需过度担心。

了解疾病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是由于胆汁淤积或者胆道感染等因素,导致肝内、外胆管内形成结石的一种胆道疾病。根据结石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其中肝外胆管结石多处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位置;肝内胆管结石多处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位置。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