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后位有黄体囊肿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子宫后位指子宫倒向直肠,呈后倾后屈状态,黄体囊肿是一种生理性囊肿。

子宫后位一般是由于多次分娩损伤、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先天性子宫畸形等原因引起,可能会使子宫结构或支撑性发生改变,使其倒向直肠,呈后倾后屈状态,引起子宫后位。黄体囊肿一般发生于排卵后,是卵巢黄体囊肿的一种类型。卵巢黄体囊肿通常是由垂体性腺激素失衡引起,如妊娠期黄体功能活跃、增大,其中会含有较多的液体,容易超出一定范围,可能会形成囊肿形成。此外,黄体囊肿还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处于月经周期后段的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造成黄体囊肿的出现。黄体囊肿可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通常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

了解疾病
分娩
分娩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3期,也称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