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怎么回事,如何处理

来源:民福康

真菌性皮肤病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环境潮湿、个人卫生不良、接触传染、皮肤损伤等原因有关,可以采取一般治疗、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

一.原因

1.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是真菌性皮肤病的重要诱因。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如年龄较小、过大,或存在免疫系统缺陷,真菌容易侵入并感染皮肤,导致手癣、足癣、汗斑等疾病的发生。

2.环境潮湿

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和繁殖。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如夏季、热带地区或潮湿的工作场所,会增加皮肤感染真菌的风险。

3.个人卫生不良

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经常洗手、洗脚,不更换鞋袜等,为真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温床,容易诱发真菌感染。

4.接触传染

真菌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接触患病人群或动物,使用患者用过的毛巾、鞋袜等私人物品,都可能导致真菌的传播和感染。

5.皮肤损伤

皮肤受损时,其屏障功能减弱,真菌容易通过破损处侵入皮肤,引发感染。因此,保持皮肤完整性和健康状态对于预防真菌性皮肤病非常重要。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需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清洁并干燥皮肤,特别是头部、手部、脚部等易感染部位。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生活用品,以防交叉感染。

2.外用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膏或擦剂进行局部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软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缓解症状,可遵医嘱用药。

3.口服药物治疗

如果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可考虑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胶囊等,但需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潜在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物理治疗

对于某些真菌性皮肤病,如孢子丝菌病感染,可采用局部温热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皮损消退。

了解疾病
皮损
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大多数皮肤病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触诊时注意检查皮损的坚硬度,如囊肿质软,检查损害在皮肤内的深度。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