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小脑梗死
小脑梗死的原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
1.动脉粥样硬化
是小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使小脑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堵塞小脑动脉,导致梗死。
3.血液黏稠度增加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会使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小脑血管。
4.血小板功能异常
如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也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5.心律失常
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影响小脑的血液供应。
了解疾病
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bradycardia),又称心率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有些患者平时的基础心率偏慢,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有些患者平时心率可表现为正常,心动过缓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严重者可发生晕厥。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