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先天性的消化道畸形,常见于新生儿,主要表现为胃幽门环肌肥厚、增生,导致胃出口梗阻。

目前肥厚性幽门狭窄具体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激素、胃幽门肌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宝宝出生后2-4周,会开始出现呕吐,最初为溢奶,逐渐发展为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奶汁,不含胆汁,由于频繁呕吐,宝宝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体征,如右上腹触及橄榄样肿块,进行初步诊断,进一步的检查包括B超、上消化道造影等,可明确诊断。

目前,手术治疗是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幽门环肌切开术,解除幽门梗阻。术后宝宝通常能迅速恢复,呕吐症状消失,体重开始增加。

了解疾病
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幽门狭窄,进而使胃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