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疾病治疗原则
肾小管疾病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治疗基础疾病、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促进肾小管修复、控制蛋白尿、对症治疗等。
1.治疗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肾小球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控制肾小管损伤的进展;对于药物相关性肾小管疾病,应停用可能导致肾小管损伤的药物。
2.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具体情况,补充或纠正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调整酸碱平衡,纠正酸中毒或碱中毒。
3.促进肾小管修复
遵医嘱应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C等,减轻氧化应激对肾小管的损伤;使用生长因子促进肾小管细胞增殖和修复。
4.控制蛋白尿
对于蛋白尿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那普利或缬沙坦剂,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小管;根据蛋白尿的程度和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内。
5.对症治疗
如出现肾性骨病,可遵循医嘱使用碳酸钙、维生素D等治疗;出现贫血,可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纠正。
了解疾病
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尿常规正常可以排除肾病吗
刘文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尿常规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肾病。
尿常规检查是评估尿液中存在的生化、物理和显微镜观察参数的一种常见方法。尿常规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多种指标,如尿液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蛋白质、糖分、红细胞、白细胞、细胞管型等。肾炎、肾小球疾病或尿路感染等疾病,会在尿常规检查中显示异常,如蛋白尿、血尿或细胞管型的改变
尿常规能检查出什么肾病吗
刘文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尿常规可以检查出肾炎、肾小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肾病。
1、肾炎
如果患者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多,检测出蛋白尿,此时患者可能患有肾炎,需要进一步精确检查明确肾功能损害程度,比如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测、泌尿系超声检查等。
2、肾小管疾病
如果患者通过尿常规检测到尿液中存在结晶,或者患者尿液
什么肾病容易患尿毒症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血管疾病等肾病都比较容易患尿毒症。
1、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小球疾病可导致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损害,当病情持续发展导致肾衰竭时,就会容易引发尿毒症。
2、肾小管疾病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泌功能,当肾小管部位发生病变时,可导致其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肾脏持续受损,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病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等症状,通常是由肾小球疾病或肾小管疾病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免疫异常、药物中毒等。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免疫系统对肾脏组织的异常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进而出现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等症状。儿童在
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有生理性因素、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
1、生理性因素
比如剧烈运动、发热、寒冷或高温环境刺激等,都会引起生理性蛋白尿。
2、肾小球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导致肾小球屏障功能遭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白蛋白和高分子蛋白进入血液
尿蛋白流失是什么病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流失产生主要考虑和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疾病等因素有关。
1、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时,高血糖环境可能会损伤肾小球、肾小管,形成糖尿病肾病,促使肾脏损伤,蛋白质丢失增多,并通过尿液排出。
2、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时,患者因为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的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较容易导致蛋白质
尿常规电导率偏低的原因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常规电导率是反映尿液中离子浓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电导率偏低说明尿液中离子含量较低,可能是尿路感染、肾小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原因造成的。
1、尿路感染
发生尿路感染时,细菌大量繁殖会消耗尿液中的离子,从而导致尿常规电导率降低。
2、肾小管疾病
肾小管是尿液形成过程中重要的部位之一,发生肾小管疾病时会导
尿蛋白过高是什么病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过高考虑是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引起的。
1、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引起肾功能损害,造成尿蛋白过高。
2、肾小管疾病
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肾小管疾病,也会造成尿蛋白过高。
3、全身性疾病
蛋白尿原因是什么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因素导致。
1、肾小球疾病
当肾小球损伤或炎症,如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会导致其滤过功能障碍时,蛋白质就会从血液中泄漏到尿液中,引起蛋白尿。
2、肾小管疾病
肾小管主要负责对尿液的再吸收和排泄调节,当肾小管功能异常时,如肾小管酸中毒、Fa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能是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也可能与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疾病有关。
1、生活习惯不良
近期频繁活动导致肾脏血管发生痉挛,会引起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暂时性的尿蛋白升高。
2、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大分子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渗漏入尿液中,引起尿蛋
肾小管疾病一定会发展为尿毒症吗
杨洁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肾小管疾病一定要找清原因,小管病通常比小球病好治,用药剂量通常也不会特别大,进展的速度会偏慢,所以不一定会发展成尿毒症。如果是急性肾小管损伤,可以达到治愈目的。但如果是慢性小管和间质损伤,就不能根治,疾病可能会缓慢加重,几乎所有慢性肾脏病的结局都是尿毒症和肾衰竭。
肾小管疾病会引起精神病吗
杨洁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肾小管疾病没有听说有精神病的,但是有一些肾小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你又没有特别及时治疗,肌酐已经很高了,那有一个统称叫尿毒症相关脑病,这个可就不是肾小管疾病了。小管、小球、血管、间质这些所有的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而又没有特别及时的治疗,都可能会出现尿毒症相关的脑病,所以找清原因,及时治疗,规律诊治这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医院也开始了叫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疾病哪个严重
杨洁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肾小球疾病一般比小管疾病更严重,因为肾小球从功能学上说主要作用是滤过,所以尿蛋白的幅度会更高,可能两个加号、三个加号甚至四个加号,肌酐水平也会比较高。而小管间质的主要作用是重吸收,一般不会出现少尿的情况。但尿里可能也会出现红白细胞,几乎都是无菌性的红白细胞尿。理论来说,小管和间质的疾病生存期会更好。因为管尿的重吸收,所以病人到后期可能肿得